□记者 夏天
本报讯 党的早期领导人在海外的活动影像是怎样的?上海市革命遗址普查复核成果有哪些?日前,2021“先贤与上海城市记忆”论坛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论坛以“百年风华 初心传承”为主题,分别以海外红色影像、上海党史建筑等为脉络,以陈独秀、俞秀松、陈望道等红色先驱的故事和情怀为内容,让论坛成为了一堂有深度、有品质的党史学习宣讲公开课。
上海音像资料馆综合编研部主任汪珉介绍了上海音像资料馆十年“海外寻档”的项目成果。汪珉现场展示了项目收集到的有关中共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以及革命先烈赵世炎、陈延年、张人亚等的历史活动影像,并探讨与交流历史影像在党史研究与党史教育展示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汪珉介绍说,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国内留下的影像资料很少,但一些党的早期领导人到苏联参加过共产国际会议,留下了许多影像。而上海音像资料馆搜集到的共产国际影像资料,长的几十分钟,短则十几分钟。此外,苏联纪录片剧组还在上海、广州、香港等地拍摄了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等珍贵的历史活动影像。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人员马婉以上海红色地标为脉络,解释了为什么在上海、为什么是上海,红色基因怎样成就上海光荣之城的城市品格等等。她基于2021年已完成的上海市革命遗址普查复核成果——从五四运动到上海解放前留下的612处红色遗址、旧址、纪念设施和场所,通过这些红色遗址、旧址的今昔照片及影像,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历史,反映上海在党的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