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处罚诱导未成年人打赏应更加严厉

本文字数:862

资料照片

  黄齐超

6月29日,据抖音官方账号“抖音黑板报”消息,即日起,抖音直播将开展“诱导未成年用户充值打赏”违规行为的重点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对诱导未成年人用户进行充值打赏行为的处置力度。对于违规用户,将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罚,情节严重者,将予以账号永久封禁处理。(6月29日澎湃新闻)

暑假来了,家长又将与手机开展“孩子争夺战”。家长们既担心孩子沉迷手机,不利于身心健康;也担心孩子没有金钱观念,对主播进行大额打赏。主播诱导未成年人打赏,罪魁祸首当然是那些利欲熏心的主播,父母也存在监管责任,但若此类事件频发,平台实在难言无责。

去年5月,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统计发现,因充值、打赏引起的未成年人网游类投诉成倍增加,不能不关注。未成年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如果涉及到大额的消费、打赏,应为无效行为,相关网络平台应予返还。事实上,网络运营者对其用户有监督、管理责任,所以,短视频平台应当约束主播们,不能让他们无底线地诱导未成年人打赏。

现在,抖音官方出台措施,要对“诱导未成年人充值打赏”的行为亮剑,这当然是好事,大家都非常支持。不过,这个措施能否奏效?公众难言乐观。其实,大家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比如,如何界定“诱导”?什么样的语言算“诱导”?就是个棘手的事;再比如,倘若不封号,又如何能震慑主播?

包括抖音在内的短视频平台,可以采取更坚决的措施,治理未成年人打赏,或者直接釜底抽薪,杜绝未成年人打赏,哪怕打赏出于心甘情愿。短视频平台可以从执行实名制入手,直接堵死未成年人打赏渠道,也不能让未成年人的账号关联银行卡、支付宝等,就能杜绝未成年人打赏行为。从技术层面操作,做到这一点,其实也不难,关键看短视频平台的决心和诚意。

抖音平台率先开展“诱导未成年人打赏”治理,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这个措施是不是落入“雷声大雨点小”的窠臼?抖音的这次专项治理会不会走过场?颇让人担心。其实,我们最想问的是:处罚诱导未成年人打赏,能否更严厉一些?或者,直接杜绝一切未成人打赏?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处罚诱导未成年人打赏应更加严厉 2021-07-06 2 2021年07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