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驴友探险被困事故频发,亟须依法处置

本文字数:1171

  周志宏

前两年,安徽游客王某未购景区门票进入了黄山风景区未开发、未开放的朱砂峰区域,在攀登过程中,因为山势过于险要而被困岩壁,情急之下,王某报警求助。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接警后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救援。最终在公安、消防等部门的联合救援下,历时7小时5分,王某成功脱险。(7月4日法治日报)

据报道,虽然王某最终安全下山,但根据《黄山风景名胜区有偿救援实施办法》规定,他需要为自己这一“任性”探险买单。经核算,对王某的救援行动分为公共救援费用和有偿救援费用,累计15227元,其中有偿救援费用3206元,由王某自行承担。

人们注意到,山地、荒漠、洞穴、高原等,这些地方因为有着日常难以见到的自然风光而成为一些驴友探险游玩的绝佳地点。但并不是所有驴友都具备专业的探险设备和野外生存知识,除了黄山景区,在新疆、西藏、四川、湖北等地,因驴友任性探险,擅闯未开发、未开放区域野游而遇险的事件屡见不鲜。而每一场救援背后都伴随着人力物力的巨大付出甚至让救援人员身陷险境。

面对频频发生的驴友遇险事件,全国多个景区均已推出有偿救援制度。四川稻城亚丁景区2018年8月起实施的《甘孜州稻城亚丁景区有偿搜救制度》规定,在景区范围内非法登山、非法穿越等户外活动及未按规定线路、区域旅游而发生事故,景区施行有偿搜救,并且依据不同区域和不同的搜救难度,搜救费用分别为1.5万元和2万元起;《黄山风景名胜区有偿救援实施办法》2018年7月施行后,近日黄山市又就拟定的《黄山市山岳型景区有偿救援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拟将有偿救援的范围从黄山风景区扩展到黄山全市山岳型景区,引起网友极大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在《指导意见》的开头,首先就明确了有偿救援的基本原则:有偿救援应当遵循“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坚持先救援后追偿原则、有偿救援与公共救援相结合原则、教育与警示相结合的原则。

驴友探险被困事故频发,亟须依法处置。长期以来,我国旅游安全救援过度依赖政府的公共救援机构,救援费用也由政府财政承担,这些来自纳税人的钱如果用于因驴友的任性行为而造成的救援行动,其使用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可能会招致公众怀疑。在这一背景下,黄山市拟在全市范围实施有偿救援制度,不仅能够减少遇险事故的发生,还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

除了落实有偿救援制度,旅游风景区还须加大宣传警示力度。在可能发生危险的区域设立明显的标志牌,在门票上注明未开发、开放的区域等等,提前告知游客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类危险事件的发生。驴友探险必须少一些任性,多一些规矩意识,别拿生命当儿戏。对于那些未经允许踏入禁止穿越、攀登区域的游客,景区可以适当引入“黑名单”制度,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再次进入景区。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驴友探险被困事故频发,亟须依法处置 2021-07-06 2 2021年07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