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律师服务

小学生花7000多元“抽卡”

律师:超出消费能力的行为应认定无效

本文字数:1151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湖北武汉一名小学生痴迷于购买“卡包”,先后花了7000多元用于“抽卡”。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因为学生瞒着家长花钱抽卡引发的纠纷多有发生。

律师表示,小学生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大额的超出小学生消费能力的消费行为,如未经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则该消费行为无效。

动漫卡牌

购者多为未成年

记者从一个商家处了解到,此类“抽卡”包括“奥特曼”等多个主题,卡包分成不同的等级,一包的价格从几块钱到上百元不等。  “比如奥特曼卡包,就有数量众多的普通等级的卡,而珍稀级别和非常珍稀级别的卡,一个包里往往只有一两张。”

商家提供的卡包外貌照片显示,在一卡包背后标有卡包内包含了八张普通级别的卡片和一张珍稀以上级别的卡片,但无法确认里面所包含的具体卡牌都有哪些,只有打开卡包才能知道结果。

商家称,每天都有不少孩子来购买这类卡包,有的孩子一次会花数百元来“抽卡”,还有家长会为孩子购买这些卡包,但一次购买的数量不会很多。

商家还表示,如果有孩子一次购买过多的卡包,他会询问孩子是否获得了家长的同意,  “因为见不到家长,如果孩子确认没问题,我们就会卖给他们。”

商家表示,卡包生产商有时还会推出限量、限时的卡包,包含一些“绝版卡片”,这类卡包的价格会比普通卡包贵上不少,但仍然会有一些学生来购买。

律师支招

大额消费可要求退款

如果发现孩子偷拿家里的钱去“抽卡”,家长该通过何种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表示,根据《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韩骁表示,小学生属于上述规定中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自行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小额消费行为有效,但对大额的超出小学生消费能力的消费行为,如未经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则该消费行为无效。

韩骁称,目前对于小额消费的数额大小判定没有统一标准,需参照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等因素,同时参考地区城镇人均消费水平判断。

如果消费金额明显超过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消费能力,与其年龄、智力水平不符,则家长作为监护人有权拒绝追认,要求商家进行退款。

不过韩骁提醒,如果部分小学生瞒着父母使用家长的支付宝、微信等在线购买卡包,家长如要维权,需举证证明该行为并非家长本人行为,家长对此并不知情。

韩骁认为,如出现类似纠纷,家长首先可与商家协商退款,协商不成的,家长可向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进行投诉维权。同时,家长可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商家退款。

(屈畅)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服务 B06 小学生花7000多元“抽卡” 2021-07-12 2 2021年07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