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法治剧焦

还原“集体记忆”致敬“逆行者”

本文字数:2264

  《中国医生》

导演:刘伟强编剧:于勇敢

主演:张涵予  袁泉  朱亚文  李晨  易烊千玺制片国家/地区:中国

上映日期:2021-07-09

片长:129分钟

剧情简介:

该片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以武汉“封城”期间的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同时兼顾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火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等兄弟单位,以武汉医护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全景式记录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全国人民共同经历、共同感受、共同战斗的岁月。而它的“暴风眼”,正是武汉,或者更具象地说是武汉金银潭医院。

《中国医生》正是把故事聚焦在了这里。一部130分钟的电影,不算短;但若想重现这段艰苦而又充满斗志的时光,却又太短。

与其说《中国医生》是一场电影,倒更像是中国人民的一次“集体回忆”。

电影没有将笔墨着力在某一人、某一事,也没有掩饰疫情初期的混乱、医生的无能为力、患者的不幸离去……

因为,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对于一部以抗疫为主题的电影来说,《中国医生》和普通电影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在绝大部分的场景下,演员们都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看不出太多表情,只靠一双眼睛传递讯息。

许多观众在观影时落泪,不仅仅因为看到医护人员,更因为在画面中,看到了一双双熟悉的“眼睛”。

眼睛里面不仅有“我”,还有“我们”。

真实还原那一场“战斗”

电影《中国医生》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以武汉医护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全景式记录抗疫斗争。

片中,张涵予饰演的张竞予院长,角色原型就是“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张涵予对于角色细节的揣摩和塑造也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张涵予回应道:“我们不仅要呈现一位人民英雄,更要展现英雄身上有血有肉、硬汉柔情的一面。”张定宇本人在看过《中国医生》后评价说,“这个电影展现了我们的经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一场战斗。”

片中,医务工作者几乎全程穿着防护服奋战,演员们在层层包裹之下,大多数时候只能通过眼神来传递情感和表达情绪。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演员们仍然准确有力地诠释出了角色。观众们点赞说,  《中国医生》不仅是全员演技在线,“眼技”更是细腻。尤其是袁泉充满信念感的坚毅眼神,成为片中的定心剂。

影片中,演员不仅要在极其限制的情况下传递“眼技”,还需要作出“毁容式演出”的牺牲:脸颊被口罩勒出压痕,因长时间穿戴防护服、护目镜和口罩,皮肤被汗水浸泡得发白,凌乱的发型,苍白倦怠的面容……袁泉说,穿着防护服拍摄一台手术下来,自己全身都是湿透的,最久的一次,她曾经连续穿了8个小时的防护服。但她觉得,口罩的勒痕与汗水的交织才让自己跟真正身处抗疫一线的人们接近了一点点。“在这个戏里,任何的舒适感跟角色都是不搭的。在片场一穿上防护服,就有一种身着盔甲的感觉,深刻体会到这一职业身上的责任与光辉”。

《中国医生》的总制片人于冬表示,最早萌生拍摄这部电影的想法,是从钟南山坐着火车前往武汉抗疫一线的一张照片开始的。“各地援鄂医疗队出发、武汉医生在一线奋战的场面,令我们特别有创作冲动。”最终,创作团队决定将电影的焦点集中在武汉金银潭医院这个“疫情暴风眼”上,以小见大进行创作,将一幅波澜壮阔的抗疫画卷徐徐展开。

在拍摄的第一天,导演刘伟强就说,拍《中国医生》不是为了票房,是为了让观众进了影院之后感受到整个抗疫过程中,武汉人民、中国人民、武汉医生以及所有援助医疗队的成员都做了什么、经历了什么,电影作为一个使命,把它们真实地记录下来。“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的电影业一度停滞,正是无畏逆行的医务人员为我们负重前行,才有了今天的复工复产和安定生活,所以拍好这部向他们致敬的电影是我们的本分。”

医疗专业“零失误”

《中国医生》以光影记录下了2020年这场全民参与的战“疫”过程,展现出国人在疫情面前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团结无畏精神,而影片的拍摄过程也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在2020年4月武汉刚刚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后,创作团队便第一时间进入武汉走访医院收集资料。监制李锦文透露,拍摄时全剧组每两周做一次核酸,每拍一天片场会消一次毒,最终在严格的防疫措施下完成了这部作品。

作为一部医疗题材的作品,《中国医生》的专业“零失误”也成了影片品质的一枚光荣勋章。在影片的首映式上,前来看片的张文宏主任就表示:“我其实是抱着挑剔的态度来看《中国医生》的,但在两个多小时里没有找到任何一个毛病,这部电影超乎我的预期。”影片按照1:1搭建了“医疗级片场”,影片拍摄使用全部医院设备严格按照真实医院建造标准打造,甚至由专业医院改造工作人员到场验收合格后才投入拍摄。拍摄的每一场戏都有亲历抗疫一线的专业人员亲临指导。医学顾问们表示,电影《中国医生》在还原抗疫现场方面,“可以说是一部教学级别的影片”。监制李锦文说,片场医院搭完之后,甚至可以直接投入使用,能够接收病人。

演员们在拍摄前都进行了医疗培训,学习小到如何穿防护服隔离衣,大到心脏复苏、血管穿刺、气管插管,甚至于体外膜肺ECMO等抢救技术,群演中很多人也都是真正的医务工作者。

正是在这样精准严苛的品质把控之下,才有了《中国医生》的真实感和沉浸感,让影片的泪点一个接着一个。有援鄂医务工作者观影后表示:“想起和战友并肩战斗的日子,电影将我拉回到那段难忘的记忆。”(综合整理自央广网、齐鲁晚报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剧焦 B06 还原“集体记忆”致敬“逆行者” 2021-07-16 2 2021年07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