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与白》是一部现实题材纪录片,也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一部以刑警为表现对象的无解说叙事纪录片。摄制组历时近一年的时间深入警队随警作战,以一线刑警的视角,就如何有效打击灰色产业链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见解。”
《灰与白》
类型:纪录片
首播时间:2020年12月15日
播出平台: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央视网
内容简介:
《灰与白》是国内首部以打击电诈犯罪黑灰产业链为主题的电视纪录片。以三个年龄层次不同,身份、性格迥异的民警作为主线,反映了一线民警在电诈案件高发的大背景下面对的压力与困境。当需要在家庭和事业之间抉择的时候,当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的时候,当毕业后怀揣的梦想被无力感笼罩的时候,三位主人公在镜头前完成了一场心灵的对话,最终他们又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在全国反诈民警的心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老城区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全国公安大食堂”,天南海北的公安民警都在这里免费用餐。
从2008年开始,宾阳县出现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并且日趋猖獗。各地被骗群众纷纷报案,一时间几乎每天都会有十几批外地民警来到宾阳办案。
2018年底,南宁市专门成立了打击整治宾阳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前线行动指挥部,南宁市公安局更是抽调了200余名民警长期驻扎在宾阳,这是一场异常艰苦的“战斗”……
据《灰与白》创作团队介绍,作为非接触类犯罪,警方掌握的案件线索往往是一串手机号或银行账号,而这些本来是实名认证的号码却正在以“实名不实人”的方式被犯罪分子拿来行骗。
警方发现,有人将大量收购来的“伪实名”电话卡、银行卡和对公账户卖给诈骗分子,以帮助其达到掩盖身份、逃避打击的目的。这是一条由电诈犯罪催生的黑灰产业链,据估计,其产业规模已高达1100亿元。它的不断发展不仅加速了电诈犯罪的蔓延泛滥,也成为了此类犯罪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2020年12月,《灰与白》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天网》栏目分为4集播出,该纪录片不仅深度剖析了电诈犯罪屡打不绝的原因,揭示了黑灰产业链的全貌,更以一线反诈民警的视角就如何从国家层面有效遏制黑灰产业链的泛滥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见解。
片中捕捉到的不仅是案件,还有三位性格迥异的人民警察,真实“还原”了很多虚构的影视剧里无法看到的情节,反映了安宁家国背后,人民警察奋战在第一线,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的种种付出。
《灰与白》总导演卢钊凯同时也是《天网》栏目的制片人,谈到拍摄该纪录片的初衷时表示,不同时代的人民警察有着不同的课题,从“两抢一盗”到现在的“电信网络诈骗”,新的犯罪形式不断出现,警察不断面临各种挑战。但是不管在什么时代,人民警察匡扶正义的精神没有变。他们不仅是平时宣传报道中特别高大、亮丽的形象,或者是一些标签化词语所塑造的人物,其实他们也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作为一个专门拍摄警察故事的团队,应该用纪录片的语言、用纪实的风格去真实还原现实中民警的真实状态,其实他们也面对着很多抉择和困惑,也有很多困难和挫折、艰辛与不易,在警徽和荣誉的背后是他们秉持的职业理想和一直以来的巨大付出。
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张延利认为,互联网为什么没有公安题材?因为拍摄的难度、展示的程度比较难以把握,这是最大的门槛。对于片中的三位主人公,如果没有这部纪录片,他们会永远保持神秘,观众对警察的印象会停留在电影警匪片里的感觉。
实际上大家看这个片子就会发现,警察也是鲜活的普通人,无论是家庭、生活和工作中没有那么多惊心动魄,虽然这和观众的想象之间有一些差别,但这也是这部纪录片非常真实可贵的一点。(栎之/整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