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声音

把自己当铁人 把居民当家人

——宝山公安分局泗塘新村派出所民警傅丽莉

本文字数:1626

  □见习记者  陈友敏

扎根社区工作近40年的傅丽莉,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傅大姐”。沉得下心常往辖区跑,跟得上时髦自创民警手册电子版,吃得了苦大病初愈就主动销假上班……这位风风火火积极乐观的女民警,总是满脸笑容:  “有事就来找我!”

直爽乐观的傅大姐

2019年10月,傅丽莉因病需要手术。当天的手术安排在上午,而手术之前,她还在担心工作没完成。辖区内有一名人员需要每天回访并汇报。由于回访系统每天早上七点到八点之间处于维护状态无法操作,而八点她就要上手术台。原本傅丽莉打算七点多给回访对象打电话,但一想时间太早,怕人家没醒而作罢。  “全麻以后,什么时候再醒来都不知道,可当天回访没完成,我特别着急。”最后她在手术前拨打了所里同事的电话,代为传达她当时的情况,并由同事完成回访。

手术结束以后,同病房的病友问她:“大姐,疼不疼?”她回答“没事,不疼”。“其实是特别疼!”傅丽莉再说起这个,忍不住笑了起来,  “但我想要给她一点正能量鼓励。”总是带着满脸笑容的她丝毫不见阴霾。在病房里,有她在的地方总是一扫唉声叹气,积极又乐观。隔壁病房的病友也常常邀请她过去看电视。善于和人打交道的她在哪儿都能交到朋友。

傅丽莉在家休养期间,2019年底,疫情爆发,工作群里时不时传来同事们抗疫的图片与消息。看着不断亮起的手机屏幕,她按耐不住了。  “看到同事们都在辛苦抗疫,我感觉我的热情被点燃了,我也要去工作!”2020年3月,面对繁重的抗疫任务和可能的感染风险,原本可以因病在家休息的傅丽莉撑着将好未好的身体,申请重新回到工作岗位,重回社区。

繁重的抗疫保障工作告一段落后,宝山公安分局开始了圈群工作,即按楼栋把小区居民加入到微信群中,进行日常宣传管理工作。对于社区民警来说,工作量相当大,需要挨家挨户上门圈群。体力还没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傅丽莉知道自己不能蛮干,她采取了三个动作。第一步,守候:先根据楼栋建群,然后站在楼底下看见有居民进楼就让他扫码进群。当然,光靠守候还不够,所以第二步,  “扫楼”:根据微信群人数判断哪几栋楼进群的居民比较少,就去这些楼栋,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傅丽莉所管的泗塘四村有不少楼栋没有电梯,大病初愈的她一层一层爬,一家一家敲门询问。时间紧,任务重,常常有附近的居民看见她捂着肚子冒着冷汗,咬着牙在坚持工作。最后一步,她自己总结为“拔草”:仍有剩余未进群的居民,结合开展日常工作,比如上门进行反诈宣传时一并将他们拉入群中。

把居民当家里人

1987年,傅丽莉来到宝山公安分局泗塘新村派出所,成为一名社区民警,管理过泗塘新村派出所周围的绝大部分辖区,她至今还保留着一本民警工作手册,记录着辖区群众的联系方式。随着电子设备的启用,傅丽莉也与时俱进将手册变为电子表格。每个见过面的居民,她都会与他们加上微信并记录在电子表格内,同时记录的内容还包括手机号码,家庭住址以及每次进行防范宣传的时间等信息。一旦有事想要查找,打开表格搜索即可。

前不久辖区一位居民刘某在刷短视频的时候遭遇电信诈骗,傅丽莉在回访时了解到刘某身患癌症正在做化疗,她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回访结束,她通过网络查询治疗资料,在微信上发给了刘某。  “祝你早日恢复健康!”仿佛家人般的亲切问候,给了刘某很大的鼓励。

辖区内有一名病人王某需要民警协助送往医院。但王某谁也不认,就认傅丽莉。居委干部来了,王某竟一巴掌扇到她老公头上。傅丽莉来时,王某的老公仿佛看到救星,大声喊:“大姐来了!”王某眼睛一亮,说:“大姐来了,那我赶紧去医院!”能够得到这样独一份的信任,源于她日常工作的仔细到位。傅丽莉常常去他家关照他们夫妻俩,聊聊天,做反诈宣传,在患者心里,傅大姐是一个能信任的好人!

“有一天傍晚下大雨,我在小区内走访,好几个居民看见我都热情地和我说,傅姐下雨了,我从家里给你拿把伞!”不需要什么华丽的辞藻,居民和民警间似朋友又像家人般的情谊,就通过这些微小的举动不断升温。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综合;声音 A03 把自己当铁人 把居民当家人 2021-07-27 2 2021年07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