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有一天,当你发现家里的墙壁开裂,房屋沉降,原因是你家的邻居正在破坏他家的承重墙;有一天,当你发现小区的垃圾堆得像山迈不开步,你会埋怨小区的物业管理一塌糊涂,这时你是否会想起,城管队伍的安宅正路……”
明快活泼的RAP节奏,写实的城管工作日常,镜头前,一位身穿制服的“城管人”摇身一变成了说唱人,用这样一种混搭的风格将城市管理的点滴唱了出来。
今年恰逢建党百年,嘉定区城管执法局和嘉定镇街道创新推出真人秀系列短视频《城管侬来了》,一个个本色出演的城管队员们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搬进短视频,用新媒体试听语言讲述新时代城管人的故事。短视频一经推出,在各大网络平台上获得超高点播量,甚至引发央视关注。
这样一部完全由城管人打造的短视频经历了哪些从无到有?又会给城市管理带来哪些启发?近日,记者走进嘉定镇城管中队,听主创团队讲述短视频背后的故事。
90后“RAP青年”为视频打头阵
挺拔的个子,立体的五官,也是一身“城管蓝”制服,初次出现在记者眼前的张仕豪,和短视频里那个踩着动感韵律欢快说唱的帅气形象别无两样。和大多数“90后”一样,张仕豪也喜欢新潮的事物,RAP就是他的一大爱好。
去年年底,嘉定镇城管中队萌生了创作短视频反映新时代城管人风貌的想法,自带“RAP青年”标签的张仕豪自然而言地成为了为短视频打头阵的那一个。
“我从高中那会儿就喜欢上了说唱,但当时其实很简单,就是光听,喜欢这种节奏感的东西,读大学后有了更多时间,也有了更多对于RAP的研究,于是开始尝试自己去唱。”
张仕豪告诉记者,这两年短视频兴起后,自己也在抖音上开了号,发布了一些翻唱曲目,由于自己的风格多以说唱古诗词为主,还为此收获了一群小粉丝。
嘉定镇城管中队副中队长张群峰也是他的粉丝之一。一次偶然的机会,张群峰在抖音上刷到了张仕豪的作品,感觉很是耳目一新,此后张世豪的RAP作品被越来越的同事所关注,这种认可让张仕豪在说唱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工作之余,他以“RAP青年”的身份参加过街道的团拜会表演,也作为青年城管人走进过大学进行宣讲。
“当时,中队和街道里正好有这么一个短视频的想法,就找到我,让我来写一首歌,讲述一下城管的故事。”张仕豪向记者坦言,最初自己还是有些紧张的,“因为虽然喜欢说唱,但是正儿八经写歌还是第一次。”
但真正创作起来还是比较顺的,因为歌词所反映的就是城管的日常工作,这对张仕豪而言,最熟悉不过了。“最初的创作灵感来自一个我特别喜欢的说唱歌手杨晓川,在视频先期研讨会上,我想到了他的那首《街头冠军》,它反映的是外卖小哥这个群体,我就在想,能不能借鉴这种模式,唱一唱城管人的故事。”
于是提笔之间,破坏绿化、跨门经营、夜间施工等一系列城管对应的城市治理事项跃然纸上。此后,张仕豪花了些时间寻找合适的伴奏,并根据旋律节拍对歌词做了一定调整。
录音时,一开始没有专业设备,张仕豪就用手机凑合,结果录音文件只有500kb,音质太差,之后还是在街镇协调帮助下,到录音室里完成了录制。“因为天气原因,拍摄MV时也耗费了几天功夫,所幸最后在同事们的帮助和共同努力下,拍摄剪辑还是顺利完成了,最终效果也是超出预期。”张仕豪说。
本色出演和艺术剧情里的“巧合”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短视频《城管侬来了》中演绎得淋漓尽致。
记者注意到,在第四集故事里,两位美女城管下班时间结伴在一家健身房里健身,在前往前台咨询办卡事宜的时候,前台销售瞬间认出了穿着便装的她们,原来,这名销售正是此前在街面散发小广告到中队窗口接受处理的人员。如此戏剧性的情节,其实正是嘉定镇城管中队队员赵诗雨在工作中真实经历的。
“当时,我们负责街面巡控的队员发现一例散发小广告的违法行为,当事人已经不在现场,只有地上散落的一些小广告,而后我们队员根据小广告上的联系电话,找到了这名当事人,联系他到窗口进行约谈。”赵诗雨就是窗口负责接待的城管队员。
赵诗雨回忆,时隔一两个月后,自己和同事结伴去健身房时,恰好碰上了这名处理人员,据他描述自己也是刚刚跳槽去了这家门店,“我们是全然不知的,但对方一眼就认出了我们。”
于是,在队里收集短视频素材的时候,赵诗雨结合“街面散发小广告”这一普法宣传的点,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一真实故事报了上去。
“我们的短视频故事能够呈现得比较鲜活,其实还是因为‘本色出演’带来的效果。”嘉定镇城管中队副中队长陆琴告诉记者,在最初筹备阶段,根据每个队员的特征,都给与了一个标签,“像第二集故事里的主角‘小马哥’,他本身就是一个话多热心做事又细腻的人,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往往要和被执法对象普法说理很久,基于此,我们就在这样一个富有特色的人物形象基础上,就‘占道洗车’这一普法宣传点做了合理的情节安排。”
而像第三集关于承重墙的故事,主角费捷平时就是负责组内的的承重墙案件处置,从第一次现场检查开始、检测发现问题后当事人的约谈工作,再到责令整改,各类文书制作到最终的修复或者注记,流程上本身就非常熟练,演绎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陆琴坦言,整个剧本的打磨还是耗费了一些时间和精力的。“短视频起初只是一个想法,但之后发现队员们都很有热情,愿意参与进来,大家都是利用休息时间集思广益,商讨每个队员身上的故事再造的价值,以及城管的哪些执法事项适合用艺术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用怎样一种贴近老百姓的语言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陆琴告诉记者,拍摄好之后起初比较担心会有不同的声音,“因为坦白说,关于城管的一些视频评论都不是很好,我们就在想,这种形式的呈现,到底能不能被别人接受。但推出来以后,结果是出人意料的,评论对我们都很支持。”这样的社会效果,让作为主创团队的嘉定镇城管中队颇感欣慰。
郊区老街镇生出城市管理新思路
嘉定镇位于嘉定区西北郊,区域面积达4平方公里左右,老旧小区多、中小型商户多成为嘉定镇两大特点,这也决定了嘉定镇城市管理的重点多集中于社区内占绿毁绿、群租房、破坏承重墙等问题,以及街面上店招店牌、跨门经营等问题。
如何在老旧型街镇内生出城市管理的新思路,也一直是嘉定镇城管中队近年来探索的方向。“多数老百姓可能还是认为我们应该只是在街面上管市容的,赶赶小摊贩、跨门经营等等,后来装修敲了墙、擅自处置建筑垃圾、破坏绿化、搭起违法建筑……最后被城管约谈了才知道原来这些事情都是我们管的。”
陆琴总感觉,普法跟着执法走,好像不是这么回事。能不能将普法的口子往前移?真人秀短视频成了一个契机,用陆琴的原话,“这是一种更简单、直观的方式,可以呈现城市管理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借用系列短视频讲好新时代城管故事,让更多市民理解城管、关注城管、支持城管,传递社会正能量。
“从目前的社会效果来看,系列短视频用影像展现执法队伍的精气神、执法过程刚柔并济、队员的斜杠生活,市民对于这种比较生动活泼的普法形式还是比较接受的。”
而像嘉定镇这样的老城区本身也就是一个熟人社会,城管的形象被更多接受之后,对于工作的开展也有一定的助力。张仕豪笑着和记者说,以前执法总是会面对老百姓这样或那样的不理解,如今通过短视频这一窗口,参与短视频拍摄的队员们现在进社区,就会有居民主动来打招呼,“这不是那谁谁谁嘛”,瞬间就感觉拉近了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工作开展起来配合度也就更高了。
“我们的队伍34个人,平均年龄只有35岁,年轻人很有才华也极具想法,他们唱RAP,出演短视频,看起来‘跨界’,但其实是年轻人用他们的思维打开了城管工作的新方式。”陆琴透露,目前,系列短视频已经在筹划后续的拍摄,希望可以由此打造成“上海城管”的一张名片,最终能像张仕豪创作的RAP所唱的那样:“民康物阜就是我们坚持付出最大的远景和最美好的祝福。”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