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声音

“一网通办”变为全社会共同参与

上海立法明确:“一网通办”除政府主导外,希望整合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

本文字数:868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市政府新闻办昨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政府秘书长马春雷介绍“一网通办”改革的相关情况。据介绍,今年7月1日施行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和保障“一网通办”改革的决定》明确了“一网通办”由政府主导变为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这是《决定》的一大亮点。以往,围绕推进“一网通办”改革,从政府层面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规定,更多的是对各级政府开展“一网通办”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政府以外的其他部门没有更多的约束,这次《决定》的出台,从地方性法规层面明确了“一网通办”除政府主导外,希望整合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

马春雷说,  《决定》固化了“一网通办”改革的成功经验。《决定》不长,一共只有16条,2000多字,但它立足解决“一网通办”改革实际问题,既明确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工作机制,也对重要任务、创新工作和保障机制等作了具体规定。特别是把改革亮点作为制度性安排,通过法律法规形式加以固化。比如“一网通办”  “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要求,在线上,推行“全程网办”  “不见面办理”;在线下,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推行综合窗口服务,从“进一门”到“进一窗”。比如,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和老百姓非常有获得感的就是“两个免于提交”,凡是本市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凡是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每个人在办事过程中都会有这样很好的体验。

此外,  《决定》拓展了“一网通办”改革领域。推进政府“一网通办”服务过程中围绕个人事项和企业经营全周期的服务提出了18个大领域,97个应用场景,构建起了“一网通办”全方位服务体系。明确“随申码”作为上海个人以及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数字身份识别码,推广“随申码”的社会化应用,实现一码通办、一码通行。依托市民主页和企业专属网页,提供个性、精准、主动、智能服务。

马春雷表示,  “一网通办”每一项改革、每一个服务产品一定要有这样的品格,用精致、极致的工作作风和工匠精神,来打造服务产品,实现从“好用”向“爱用”转变。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综合;声音 A03 “一网通办”变为全社会共同参与 2021-07-28 2 2021年07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