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基层调解

不满动迁方案,“钉子户”屡次讨说法

闵行区访调委坚持政策规范化解动迁纠纷

本文字数:1709

  □法治报记者  金勇

法治报通讯员  张峥华

2020年12月11日,闵行区某镇居民沈某因不服镇政府有关动迁安置房价格、安置房分配等问题的信访答复,并在网络多次信访,为解决动迁安置房当事人来到闵行区人民政府信访复查委申请复查诉求。2020年12月22日,闵行区信访复查委转交给闵行区访调委,通过人民调解协助化解。

不接受政府安置方案

“钉子户”屡次讨说法

访调委受理此案后,第一时间征询沈某夫妇是否愿意接受人民调解协助化解动迁安置,沈某夫妇当即表示愿意接受,并陈述了相关情况。原来沈某夫妇是闵行区某镇的原住农村人口,由于早年求学考入高校后转为非农业户口,婚生子女也是非农业户口,其父母在农村老宅建造了房屋并取得宅基权证。2012年该地块实施征地动迁工作,根据政府动迁安置政策,对纯农户与非农户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沈某夫妇一直不愿接受政府的安置方案,拒绝签订动迁协议,一拖就是五年。直到2017年,沈某夫妇才勉强签订了动迁安置协议,但因政府无现房安置,先后经过几次选房,不得已领取了两处的动迁房,尚余近50平方米等待安置一套小户型房屋以便夫妇二人养老居住。直到2019年年底镇动迁办通知选房,因最小的小户型也要60余平方米,按动迁政策超出面积要按市场价计算。2018年12月28日,镇政府出台了动迁房安置超面积的市场价格标准为35000元左右,远远超出了原安置协议有关超面积购买价的承诺。为此,沈某夫妇认为不公平、不公正,要求政府给予说法和解释,并纠正动迁中的违规行为。

根据申请当事人的陈述诉求,调解员先后联系镇政府有关部门,参加了区信访复查委召开的复查信访工作协调会,在会上听取了分管领导和经办部门负责同志的情况介绍。对2012年该地块动迁工作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沈某夫妇动迁拖了五年之久,应该享受的政策全部享受了,但坚持不认可超过面积部分按每平方米35000余元结算,为此一直信访。

耐心分析政策法规

多年矛盾一朝化解

调解员在听取当事人双方的意见后,又进一步走访了动迁地的村委和相关的农户,在该地块动迁中每户的安置情况都不尽相同,主要是安置超面积的调整和选房的地区也不尽相同,家庭成员、户口性质、子女情况等因素,户与户无法横向比较,就每户的安置情况和政策相比都显示出了政府对动迁户的照顾性和人性化,就沈某夫妇的诉求政府已经无法再做出任何让步的余地了。

通过多次沟通交流,沈某夫妇也推心置腹地讲出心里话,其实也并非是付不起这笔房款,主要是在近年的动迁拖延中对某些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说话态度心感不满,对动迁政策的宣传不到位讨个说法。

由于动迁办已经没有合适房源可以提供,为此,调解员提出解决方案:一是让沈某夫妇自己协调亲属多余面积充抵超过面积;二是说服沈某夫妇放弃多余面积,由政府动迁部门再从可安置房源中选择小户型房源供沈某夫妇挑选。同时调解员再次宣传动迁政策,讲透该户享受政策方面的详情,消除其不满心理。

经过三个多月的十余次的协调交流,沈某夫妇为调解员的真挚所感动,表示愿意接受建议,同意重新选择合适的小面积房屋。在调解员的努力下,动迁办同意尽可能提供适合沈某夫妇的房源。2021年4月中旬,动迁办找到了与沈某要求相近的房屋,沈某夫妇也如愿选中了一套地段面积都比较理想的小户型房子。至此,一起历时近八年的动迁安置矛盾得到了化解,当事人对调解员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认可和感谢。

【案件点评】

本起调解案件是当事人不服基层政府部门的答复而引起的信访复查案件协助调解工作,信访当事人对政府动迁政策和某些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方法都产生了很大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调解员耐心听取申请人的叙述,适时给予法律政策的宣讲解释。由于调解员耐心反复疏导当事人,改善了双方的关系,有利于后续事件的协商。

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耐心向当事人解释动迁政策,引导当事人将自己的安置结果和动迁政策作比较,体现出政府对每户家庭的实际优惠照顾,有效化解了当事人心中的不平衡。

为了化解这起动迁涉访纠纷,在群众和动迁办有了化解意向的前提下,调解员协调各方,不计劳累多次往返几十公里的现场协调房源,历经数月终于化解这起纠纷。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基层调解 B02 不满动迁方案,“钉子户”屡次讨说法 2021-08-10 2 2021年08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