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社会

恐吓女被害人发裸照催债

上海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团伙成员86人 涉案金额6.3亿元

本文字数:1577

  □法治报记者  翟梦丽

打着“低息、无抵押、秒放款”幌子的网络贷款,往往都是形式各异的诈骗套路。近日,上海警方以扎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结合“动态隐患清零”专项行动,历时2个多月缜密侦查,全链条捣毁一跨省新型利用网络借贷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一举抓获团伙成员86人,涉案金额6.3亿元。

向女性被害人恐吓发送PS裸照催债

今年2月,汪女士收到一个陌生QQ号添加好友,对方推送的“是否有资金需求?不要求征信,放款快”广告引起了汪女士的兴趣。在对方的指引下,汪女士下载了一款名为“大南瓜”的APP,在上传身份证照片、联系方式等资料后贷款2000元,然而实际到手时却只有1400元。此后,汪女士又陆续在平台借贷了几笔款项。而当借贷数额达到上万时,高额“服务费”和极短时间的还款期限一下子让汪女士捉襟见肘。该团伙还肆意违约变更还款时间,并且在汪女士逾期后每天收取20%的展期费。与此同时,汪女士的微信、QQ上不断出现陌生人添加好友,向其推荐“爱吧”“爱疯”“借贷宝”等十余个借贷APP,引导其“借新还旧”,短时间内以“滚雪球”的模式将汪女士的债台垒高。

直到汪女士无法偿还债务的时候,其本人、亲戚、同事、朋友不断收到骚扰电话,甚至在清明节收到讣告或恐吓信息。不堪其扰的汪女士最终决定将房子卖掉偿还债务。从2月至5月,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汪女士累计付出了147万元的高额还款。除了汪女士遭遇的这些催收手段外,半夜电话骚扰、向女性被害人恐吓发送PS的裸照、使用“呼死你”软件进行24小时轰炸等也是该团伙常用的催收手段。

86人团伙,涉案金额6.3亿元

今年5月下旬,奉贤警方在工作中发现辖区内有群众在办理所谓“低息无抵押”网上贷款后,不仅未能减轻债务负担,反而陷入高息陷阱。奉贤公安分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

经查,以顾某龙为首的“平台开发团伙”开发了多款网络贷款APP后,寻找以郑某、杨某苗等为首的“贷款运营团伙”进行网上推销,寻找目标诱骗其安装APP进行贷款。同时,顾某龙又寻找晏某、赵某等人为首的“支付结算团伙”进行资金转移及结算,以实现规模化结算资金及快速转移资金。

7月22日上午,各抓捕小组开展集中收网行动,一举抓获团伙成员86人。

警方进一步查明,该不法团伙的作案过程全部在网上远程操作实施,郑某、杨某苗等人先以线上办理“短期无抵押贷款”为诱饵物色贷款人,实际以收取高额“服务费”的方式进行放贷。一旦被害人无法如约偿还,便通过“借新还旧”及引导收取展期费(延长归还时间的手续费)等方式进一步垒高债务,并通过电话轰炸、滋扰辱骂等“软暴力”索债方式施压,迫使被害人偿还借款。很多被害人在安装APP时不知不觉中就已授信获取通讯录信息及被收取了高额“服务费”,被害人实际拿到钱款往往仅为所申请款额的六至七成左右,却又被要求短期内全额还款。而当被害人偿还不出时,又会被收取每天20%的展期费,这一点被害人事先并不被告知。同时,被害人还会收到更多贷款APP推送,在犯罪团伙以通讯录轰炸等软暴力手段进行催收的压力下,被害人难免继续在新平台上办理贷款,债务就这样被不断垒高。实则这些贷款APP均掌控在不法团伙手中。为了确保放贷后的收款成功率,该团伙还通过开发风控系统、网上购买信息、侵入其他贷款网站等方式,筛选出征信较好,有还款能力的“优质客户”进行精准营销来保证巨额盈利。

自2020年4月起,该团伙成员瞅准此种模式盈利巨大,各自筹集几十万资金不等开始作案,至案发前,涉案金额已达6.3亿元。专案组现已查证到全国各地被害人1万余名,由该团伙开发的23个网贷APP平台均已被关闭。

目前,以顾某龙、郑某等人为首的86名犯罪团伙成员因涉嫌诈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均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4 恐吓女被害人发裸照催债 2021-08-20 2 2021年08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