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重点

打通最后断点,苏州河中心城区岸线贯通

滨水区成市民休闲“打卡点”

本文字数:3288

中远两湾城 见习记者 陈友敏 摄

  □见习记者  陈友敏

河流是一部流动的历史,是城市的灵魂。一条条流经城市的河流,塑造了一座座城市的独特气质。苏州河作为上海的母亲河,其沿岸拥有丰富的人文遗产。然而,工业与城市的扩张给滨水地区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如今,经过20多年,四个时期的环境综合治理,曾经臭气熏天的苏州河已重获新生。

目前,随着中远两湾城岸线贯通,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已贯通开放,改造后的苏州河滨水区已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和拍照“打卡点”。

扭转乾坤,打通最后断点

从黄浦、虹口、静安到普陀、长宁、嘉定,市民在苏州河畔畅通无阻,遍赏碧水蓝天、绿树红花之时,或许不会想到,脚下的“坦途”——苏州河两岸贯通从规划变成现实的过程中曾经历过怎样的“风霜雨雪”。

沿河空间倾向开放和共享,而居民小区又讲究封闭和安全,这对矛盾一直是苏州河沿线贯通工程推进中的一个难题,特别是涉及居民小区段岸线的贯通工程,需要小区居民“让”出岸线。

苏州河岸线贯通本是造福于民的一项民生工程,对提升城市品位、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有积极作用。但是,当工程与本小区的利益发生矛盾时,很多居民并不理解。在启动初期,居民反对声一片,有坚决不让的、有要求补偿的,就连一些平日特别热心的市民也因担心贯通后小区安全问题、噪音问题以及房价贬值等因素而不予支持。

苏州河(普陀段)最后一个也是争议最大的一个断点——中远两湾城小区岸线,有96个住宅楼栋,11599户居民,常住人口5万人,总建筑面积153.4万平方米,分属4个居委会共同管理……这样一个特大型社区,“众口难调”一直是常态,最终如何一票一票地争取到老百姓的支持,实现苏州河岸线中远两湾城段的贯通?

“居民不支持,往往是因为不了解。”宜川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钱晓莉告诉记者。为此,街道成立专班牵头推进相关工作。实行“挂图作战”,对楼栋内每户居民表态意向按“红黄绿灰”四色做好标注,300多名机关和居委干部全员下沉“包楼到户”,以设摊、上门、电话等多种形式全覆盖开展宣传。为让居民充分了解工程方案,街道连续拍摄推出“改建后步道还属于我们吗?”“步道如何管养?”等13个小视频,短而有力、直击人心,围绕群众集中的关注点做好宣传解释。

为消除居民疑问,形成“求同存异”支持贯通、优化设计的良好氛围,街道搭建平台在小区里设立“联合接待点”,与业主“面对面”沟通,街道牵头职能部门、业委会及业主能人围绕“沿河楼栋安全”“远景路停车”“41号楼下设计”等主题先后组织13场业主磋商会,征集业主的建议和诉求。

今年6月底,经过贯通提升的步道正式试开放,街道又通过“开放体验日”活动,邀请首批“居民体验官”感受水清景美的环境。焕然一新的步道,让不少当初提出修改建议的居民看到了心仪的改变:中潭路口标志性的“大白伞”得到修复,这一深受小区老老少少喜爱的活动场所得到很好的保留;小区与步道之间的空间硬隔离无法令人满意?施工方案改为用绿化带隔开沿河步道与小区其他空间,既美观又方便;蓝色的塑胶步道设计显得突兀?施工方案尊重居民意见,将健身步道改为与小区原有图案一致的地砖;优化安全设计方案、加装电子围栏,居民对贯通后小区安全的顾虑也就此打消;小区沿河门禁得到了系统提升,实现了可从小区直接进入沿河绿地的可能,保证了沿岸小区居民享受岸线贯通的益处。

一步一景,沿途风景各异

漫步在贯通后的苏州河中心城区岸线,一步一景,沿岸丰富的人文遗产与自然景观既相得益彰又风格独具。

苏州河黄浦段西段的九子公园打开了公园与苏州河之间的围墙,变成了开放式的公园,融入了苏州河沿岸的整体景色;东段的“最美花园”以花为媒,将划船俱乐部与外白渡桥连接,将悠久船文化历史与生活艺术有机结合,打造浪漫、多彩的滨河公共空间。

虹口段则深度挖掘沿岸独特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展示海派人文内涵,打造“最美河畔会客厅”。原停车场区域被打造成“最上海的观景平台”,面积460平方米“河滨之源”观景平台视野开阔,可远眺陆家嘴天际线美景,近观苏州河延绵水系和两岸优秀历史建筑群。

静安区总商会区段结合腹地的总商会旧址、宝格丽酒店与华侨城公共街区,向苏州河延伸区域打造了一条可游、可赏、可停留、可互动的“摩登花街”。河畔凭栏上镌刻着苏州河沿岸的建筑符号,晚间透光混凝土与灯带形成星光墙体,呈现浪漫风情。河南路桥下则充分转化消极空间,以连环画、摄影作品的方式,表现“静安穿梭”的意境,步移景异,视幻体验,展现静安的城市变迁。桥廊之间,则用剪影装置,再现老上海的车水马龙。

“以前要隔着围栏才能看到的历史建筑,现在就在眼前。可以一边沿着历史建筑散步,一边欣赏苏河风光,环境太好了!”苏州河华政段开放了“思孟园”“格致园”,环顾四周可以发现,这里原本分隔着校园与步道的围栏全部进行了拆除,不少家住在附近的居民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

据了解,苏州河华政段滨水景观提升,不仅运用了缓坡草坪形成自然坡地景观,搭配精致“花镜”,塑造出堤外有绿、堤内有花的景观,还通过种植海棠、银杏等色叶乔木,来丰富四季景色。除此之外,还结合华政校园内青砖红瓦的历史建筑独特风貌,打造了3米宽的步道、铺装精美的扇形大理石“弹格路”。

待到夜幕降临,华政段在优雅别致、宁静古朴的夜景灯光烘托下又焕发了别样的光彩。据介绍,华政段灯光设计以书画烟雨苏河为主题,通过在华东政法大学临近苏州河的历史风貌建筑外墙上投射宁静雅致的光影图片,搭配烟雨蒙蒙的雾森效果,营造烟雨江南的意境。市民漫步这里,在氤氲暮色中,可以感受光影变幻传递的苏州河畔人文底蕴以及名校学府的文脉传承。

记者了解到,灯光及雾森效果可通过集控实现分时、分季节控制开放。夏季以冷色调为主,给人以清凉之感,冬天以暖色调为主,营造温暖柔和的氛围。

防汛防台,筑牢苏州河安全

市民安心放松休憩、领略苏河风光的前提是苏州河沿线的安全。在苏州河历年的治理过程中,各种隐患时有暴露,例如防汛墙后的漏水、船舶行驶过程中对墙体泥面产生的淘刷,都使得苏州河的防汛存在结构失稳的隐患。以贯通工程为契机,苏州河防汛防台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普陀区重大办苏州河负责人王乾表示,原先苏州河中远两湾城岸线局部的一级防汛墙标高在3.5米左右,在贯通项目实施过程中加高至3.8米,二级防汛墙标高保持在5.2米。

上海普陀市政建设养护有限公司工程部副经理廖剑岷告诉记者,苏州河中远两湾城段警戒水位为3.7米,该河段设有8个水位检测仪,水位一旦超过警戒水位,水位监测仪就会自动报警,切断现场所有景观灯等设施设备的电源,以保障安全,防止漏电情况产生。

同时,在苏州河中远两湾城段贯通工程中针对公共步道专门增设了几十个公共安防监控探头,这些探头均已接入区城运中心,平时对公共步道上的安保,突发事件进行实时监控。在防汛防台的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控苏州河水位等情况。如有附近居民或周边行人翻越护栏进入步道,也可以通过探头及时发现,并通知巡视人员对其进行劝离。

“目前,中远两湾城岸线已经接入‘一网统管’平台。”王乾补充道,“依托‘一网统管’平台,在台风期间,可以加强城区道路、地下空间及易积水地点的主动巡查,同时依托智慧气象、智慧防汛平台的应用,第一时间获取台风动向,降雨情况,及时发布预警。”

据悉,智慧气象系统基于天气、位置、时间和场景,包含有气象要素、综合地图、场景服务三个模块,可实时提供区域内天气预报、降水实况、温度实况、大风实况、台风快讯等信息。通过综合地图模块,值守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实时气象要素极值统计、温度降水空间分布等信息。系统可提供预警发布、110气象灾情、12345热线事件、重点单位、积水监测、隐患点列表等场景信息。

防汛防台系统可实时对台风、暴雨、高潮、洪水进行监测和预警,第一时间发现、解决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通过系统的指挥调度模块,实时掌握人员转移安置、抢险队伍集结、移动泵车部署和抢险物资准备情况,实现了在一个平台上对防汛指挥调度各类事项进行集成化、协同化、闭环化处置,实施应急联动,高效处置险情,确保隐患及时排除。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2 滨水区成市民休闲“打卡点” 2021-08-23 2 2021年08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