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法治专版

于无声处负重前行!

他们,也是人民警察!

本文字数:3238

  □法治报记者  王菁

在建党之初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党的革命队伍中曾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战士,他们隐姓埋名潜入“龙潭虎穴”,以高超的智慧和胆识,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隐蔽战线;而在和平年代,共和国也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形处建奇功,静默如“影子”,大多数情况下不着警服,只能把“警服”穿在心中,只为永远的忠诚。

2020年8月26日,300余名人民警察列队,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习近平总书记授旗、致训词,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安全部部长、总警监陈文清授旗这一刻,也被定格下来。  “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坚定纯洁,让党放心,甘于奉献,能拼善赢”,这是人民警察的宣誓誓词。庄严的宣誓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检阅,镌刻在每一个国家安全机关干警心中。

时光流转,风云变迁,新时期国安干警们虽然面临形势在变、任务在变、敌人招数在变,但印刻在骨子里的忠诚从未改变。

2021年8月26日,时值中国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一周年。今天,让我们走进这支特殊的警察队伍,感受他们隐秘而伟大的人生……

惊心动魄中铸就隐蔽战线

历史,总是在一个个重要时间节点中被标注,又是在一个个里程碑中启航。

1927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比较成熟的情报保卫机构——中央特科在上海成立,正式揭开了我党隐蔽战线斗争的壮丽篇章。在一场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战斗中,涌现出了许多不畏生死的幕后英雄。

“如果没有‘龙潭三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将被改写。”周恩来曾这样感慨道。被称为“龙潭三杰”的正是李克农、钱壮飞和胡底,是我党隐蔽战线上最杰出代表之一。1931年4月底,他们将叛徒顾顺章叛变投敌的情况,以最快的速度通报给周恩来等同志,党中央采取断然措施,中央机关全部转移。上海的中共党组织因此避免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打击。这是我党历史上惊心动魄的一幕。

事实上,战斗在隐蔽战线的“红色身影”还有很多。他们之中,有在白色恐怖里敲出一段段“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李白,有在情报保卫系统等待人民解放军来接收上海的潘汉年、吴克坚……革命英雄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无名英雄”将奉献精神传承下去。

20世纪80年代初,党中央深刻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决定将原中共中央调查部与公安部负责反间谍及相关工作的机构合并,组建国家安全部。1983年国家安全部正式成立。1984年上海市国家安全局成立。

继承了党的隐蔽战线的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新时期的上海国安干警们默默为保卫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维护上海繁荣发展筑起了“钢铁长城”。

在暗流涌动中淬炼忠诚

和平年代已不多见隐蔽战线的战士们为民族大义抛头颅洒热血,但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富强,国家安全工作变得更为复杂,这对新时期的国安干警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在暗流涌动中默默地负重前行。

李副处长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作为一名长期在保卫国家安全一线冲锋陷阵的老干警,连续奋战数月、白加黑连轴转是他的工作日常。去年夏天,一纸诊断书却给他的工作按下了暂停键,他被诊断患上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震惊、消沉、无助……他被这些情绪萦绕着。

然而就在同事们以为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看不到李副处长时,他却又如往常一样回到了工作岗位,甚至比之前更拼命。“我是真的放不下。年轻人在工作中有冲劲有闯劲,但缺乏经验。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到他们成长起来。”李副处长如是说道,在他的字典里就从没有“退缩”二字。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手段也与时俱进。作为团队主心骨,李副处长常常带着青年干警们一起办案子、搞调研,钻研新的技战术打法,还自编了工作手册、业务流程帮助大家提高效率。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李副处长对家人不能吐露面临的压力和困境。患病后,出于对家人的亏欠,他也曾想过是否就此放下,但每每闭上眼,脑子里涌现出的都是还未完成的工作和放不下的问题。“在儿子眼中,我是超级英雄。我希望以后当他回忆起自己的父亲时,想到的是,爸爸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还是努力奋斗。”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归岗位。

因为担心发生意外,李副处长销毁了自己与家人的照片,“怕他们日后看到了会伤心。”但唯独身着警服的照片,他没舍得删除。“穿上警服就是肩负了光荣使命,穿上了就脱不下了。”对李副处长他们来说,虽然穿警服的机会很少,但这份使命感早已融入骨血。

李副处长所承载的这些,正是国家安全战线上的卫士们的一个缩影……

“90后”青年干警小余是一名烈士后代。他的父亲曾是部队先进,早年因公牺牲后,小余便与母亲相依为命。深受父亲影响的他,一直立志要“精忠报国”。然而当他准备加入国安队伍时,却遭到了母亲的极力反对。“你是我的命根子,我受不了你有一点点的闪失!”

面对母亲的泪水,小余很是心酸。但记忆中父亲身上所承载的保家卫国的信念和他自身对人民警察这一光荣职业的憧憬和向往,驱使小余坚定地朝这条路上走。母亲拗不过他的坚持,只能答应。

从海量材料中抽丝剥茧、连续奋战90多个日夜、在新领域新情况中咬牙找突破口……小余带着不同于常人的信念和决心,战斗在对敌斗争的一线。而除了在工作中和敌人“斗智斗勇”,小余还要消除母亲的担忧。每每面对欲言又止、眼神犹疑的母亲,他总是说“妈妈放心,我很好。”

为了不让母亲担心,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这样的荣誉,小余甚至都不敢让她知道,多次谢绝领导的慰问。“我妈妈最怕的就是听见‘战斗英雄’、‘先进人物’这些字眼。”小余心酸又无奈地说道,原来,因为父亲的牺牲,母亲第一反应就是将这些与流血牺牲联系在一起。

但小余的变化,母亲也看在眼里。每天出门上班时坚定有力的步伐、挑灯夜读时认真执着的背影、谈到未来理想时意气风发的神情,母亲渐渐发现,那个曾经的小男孩,已经成长为一名坚强的男子汉。而她也开始理解、接受了儿子对事业的热爱和初心。

这一路走来,小余历经辛酸坎坷,母亲那白了的头发,化为了支持他坚持初心、继续前行的无尽动力。或许每个国安干警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家庭,激励着他们在伟大事业和伟大斗争中奋勇前进……

于无言奉献中书写伟大

从护卫红色政权的建立、到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和国的旗帜上写满了国家安全卫士的无限忠诚。而这忠诚背后蕴含了无数个无私奉献的故事。

郭警官是一位坚守在业务一线近30年的女干警,她有一个特殊的“女儿”尧尧。十几年前,尧尧的生母小庄因为一场大病撒手人寰,此时尧尧还未满一岁。父母年迈、丈夫长年在外,小庄临终之际想到女儿,一幕幕情景让人潸然泪下,也令作为战友的郭警官心如刀割。

小庄离世后,郭警官在繁忙的“三班倒”工作和自己的家庭之外多了一份牵挂。从一个月几次到每周几次,她频繁地在自己家和尧尧家之间往返,两个多小时的单趟车程,她一走就是17年……

第一次坐旋转木马、第一次参加元宵灯会、第一次家长会……在尧尧的人生中,郭警官陪伴她度过了无数个第一次,见证着尧尧成长为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但这对郭警官来说,却并不是“坚持”,而是就像“回家一样”,而这条路,还在延续。

“你的牵挂,我来守护。”一辈子的战友,一辈子的守护,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却总是有无言的奉献亘古不变。这不仅是责任的坚持,是大爱的传递,更是国安干警们一直传承坚守的“爱小家更爱大家”的最好诠释。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许多亦如郭警官一样的国安干警,早已将奉献精神融于骨血。他们说自己只是尽力做好组织交办的任务,却是埋头几十年尽心尽责的任劳任怨;他们说自己只是想学习新东西,却是从无到有再到精通的持之以恒;他们说自己留下只为一句承诺,付出的却是赤胆忠心献身国家的无怨无悔。因为忠诚,他们耐得住日复一日的艰苦,在平凡之路上书写下令人敬仰的伟大。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隐蔽战线斗争精神薪火相传。那些曾在隐蔽战线上英勇献身的先烈们永垂不朽,在长夜将明时顽强坚持的身影永远屹立,而当下在新时代阳光下与阴霾斗争的和平卫士,于无声处负重前行,用忠诚铸就警魂,也终将在国家安全事业的厚重画卷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专版 B08 他们,也是人民警察! 2021-08-25 2 2021年08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