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我要找律师

发帖讲述遭遇,是否构成侵权

本文字数:763

  我朋友最近在一家宠物店买了一条小狗,买回家没多久就生病死亡了,而店家表示这属于正常现象。

为此她在多个网络平台发帖讲述了这段遭遇,并提醒爱狗人士不要去这家店买狗。店家发现这些内容后,要求我朋友删除,并威胁如果不删除,要起诉我朋友侵犯店家的名誉权。

请问律师,这样的行为是否构成名誉侵权?

——赵小姐

上海星图律师事务所杨东律师回复如下:

根据我国《民法典》,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认定行为人是否尽到前条第二项规定的合理核实义务,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内容来源的可信度;

(二)对明显可能引发争议的内容是否进行了必要的调查;

(三)内容的时限性;

(四)内容与公序良俗的关联性;

(五)受害人名誉受贬损的可能性;

(六)核实能力和核实成本。

根据上述规定,对于此类事件中行为人是否构成侵权,首先必须审查发帖内容是否属实,是否存在“捏造、歪曲事实”。

其次,要看是否有“侮辱性言辞”,比如指责对方是“黑店”“诈骗”等等。

如果只是客观描述事实,而事实本身没有捏造和歪曲,那么一般来说并不构成名誉侵权。

即便基于事实,但如果使用了侮辱性言辞,也有可能被认定构成侵权。

因为买回宠物后,宠物死亡,这一事件的法律性质是消费纠纷,消费者可以通过投诉、诉讼等方式维权,但不能使用侮辱性言辞公开贬损店家。

总之,如果发帖内容有过激言辞,建议进行修改甚至删除,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我要找律师 B03 发帖讲述遭遇,是否构成侵权 2021-08-30 2 2021年08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