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法治社会

开学日临近

直击沪上校园如何落实防疫+“双减”

本文字数:1545

昨天上午,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教职工正在做开学准备工作 记者 王湧 摄

  □见习记者  陈友敏

临近开学,沪上校园开学准备工作情况如何?校园疫情“防护墙”是否筑牢?开学后,“双减”政策具体如何落实?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于昨日来到了卢湾中学以及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

筑牢校园“防疫墙”

开学前夕,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便早以“三准时”规则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做到了师生准时回沪、物资储备准时到位、开学准备准时完成。同时,学校还向全体家长发布《开学前告家长书》,进一步明确了开学前的各项要求,预告了当前疫情形势下学校在校园管理、师生健康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记者注意到,徐汇实验学校校园内,一米线、测温点、留观点、洗手池……必备防疫要素一件不少,工作人员也已经对校园进行了全面消杀。

昨天,卢湾中学组织开展了疫情防控情景模拟和应急演练,内容包括师生入校防控关、每日三测体温、临时留观区应急处理、学生分班用餐、校园每日消毒、专用教室使用方案等关键环节关键场所的学校防控措施。

师生员工在校门间隔一米有序排队消毒手部后方可进入校园。来到教学楼门口,在测温点稍作停留,测温结果正常即可离开。一旁的卫生老师时刻关注学生的测温结果,一旦发现异常,则立即将学生带至留观室。来到教室,老师已经手持额温枪静候于此,再通过一道“测温关”,学生才能顺利进入教室。

在新六年级的教室里,记者看到课桌上都已经放上了“爱心防疫包”,包含了口罩、口罩塑封袋、一次性手套、免洗洗手液、酒精消毒湿纸巾和一份《卢湾中学学生一日防疫指南》。

卢湾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怡介绍,学校的青年党团员教师自创了“卢湾中学学生防疫口诀”。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们还为新六年级的学弟学妹们拍摄了《卢湾校园防疫场景模拟》微视频,让学弟学妹们能尽快熟悉学校一日防疫流程与要求。

“双减”减负又要提质

除了“防疫”,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学校教育要如何做到减负又提质,是新学期大众关注的又一热点话题。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琪介绍,徐汇实验学校已经修订了“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通过充分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开发家长和社区资源、购买社会服务资源这3个举措,整合兴趣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学生个别辅导等工作,全面开展校内课后服务。校内课后服务的家长意见征询工作将在8月底结束,9月1日,新学期的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即将正式开始。

卢湾中学则用“4+1”组合模式,满足课后服务的多元需求和服务质量。校长张怡告诉记者:“我们学校将组建一支本校教师、家长志愿者、退休教师、社会专业人员等四方协同的课后服务团队。并探索课后服务“4+1”组合模式,即周一至周四依据学生学情安排作业指导、学科答疑、整本书阅读、自主学习拓展等课后服务内容,周五安排艺术、体育、劳动、科创、信息等项目学习和社团活动。课后服务的时间为下午3:30—5:30,5:30—6:00我们还会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爱心托管服务。”

教学楼的走廊内,记者注意到作业公示栏已经上墙。现在还是空白的“预估完成时长”“作业完成形式”等内容,将在开学后被填满。据介绍,卢湾中学各年级组楼层都设立了“作业公示栏”,各备课组需提前制定“基础作业”+“弹性作业”上报年级组,年级组平衡整体作业量后最终向学生公示布置。

作业的内涵和品质更是学校关注的重点,为此,学校提出作业“三布置三不布置”,即不布置死记硬背的作业,宜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机械重复性作业,宜布置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单向性作业,宜布置开放性、探究性作业。

此外,卢湾中学还建立了学生睡眠时长、作业时长、体质健康监测机制,每日通过家校平台手机端由家长上报学生前一天晚上睡眠时间、书面作业完成时长,由教学发展部和学生发展部进行跟踪管理,及时调试。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5 直击沪上校园如何落实防疫+“双减” 2021-08-31 2 2021年08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