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记者 徐荔 通讯员 张琪
本报讯“这道题选什么呀?”在上海市禁毒科普教育馆参观的时候,来自松江区岳阳街道的孩子们依偎在“大哥哥”朱承杰边上。“我来教你吧!”朱承杰回应道。朱承杰是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的学生,暑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了“高中生社会实践”项目。近一周的服务时间,他作为志愿者,从事前背稿到带队讲解,每个步骤对他而言都是全新的挑战。
今年暑假期间,有83名和朱承杰一样的高中生,以志愿者身份来到上海市禁毒科普教育馆。他们分别来自上海中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等9所示范性高中,参与服务250人次,时长858小时。前台登记、秩序维护、疏通引导、展项辅助、展区讲解、活动协助等一系列致力于禁毒科普教育宣传中都会有他们的身影。
作为复兴高级中学的负责组长,朱承杰承担了更多职责:安排分配同组志愿者的工作,带领新志愿者熟悉岗位,前台签到测量体温,协助开展小先锋活动……他参与到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也深刻体会到了很多,“参观的孩子们有时候会开小差调皮捣蛋,有时候又很认真地听讲解,有时候对我的暖心一笑,又融化了我的心。通过社会实践,我体会到讲解工作的快乐与不简单,以后我在学习和工作中也会更加严谨和细心”。
据了解,有不少学生因为之前参观过禁毒馆,或是受学长学姐的影响选择参加实践项目,成为志愿者。在禁毒馆,他们不仅得到了“真枪实弹”的社会实践机会,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志愿服务的过程也是学生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过程。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