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综合

检察院为何在河边建立观察站

全市首个!实现“河长+检察长”依法治河向“最后一公里”的延伸

本文字数:877

  □记者  翟梦丽

本报讯  近日,全市首家公益检察观察站在金山区漕泾镇水库村挂牌成立,实现“河长+检察长”依法治河向“最后一公里”的延伸。活动现场,金山区人民检察院、金山区河长制办公室、金山区漕泾镇人民政府三方共同签订了《关于构建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协作机制框架协议》。

公益检察观察站从农村三支队伍、河小青志愿者以及热心公益保护的市民群体中聘请4名公益观察员,现场向他们颁发聘书。未来,他们将承担“宣传员”“信息员”“协调员”的角色职责,在日常工作中将普法宣传教育传播到村民当中,及时把村民提供的线索反馈给检察机关,搭建村民和检察机关之间沟通的桥梁,延伸公益诉讼监督触角。

据介绍,选择在水库村河长制工作站建立全市首个公益检察观察站,是加强协作对接,丰富完善“河长+检察长”协作内容的应有之意,也是打造检察机关公益检察工作前沿探头和基层触角的有益探索。通过把行使公益检察职能与保护生态环境工作、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为乡村生态环境资源提供更有力的公益保护;另一方面也将进一步提高检察机关监督办案质效,规范和促进检察机关开展公益检察工作。

此外,公益检察观察站还将作为河流生态保护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结合每年“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全国法制宣传日”“公益诉讼宣传周”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联合宣传活动,宣贯河湖管理和检察公益诉讼的法律法规、治水管水方针,突出宣传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传播“随手护水,全民行动”理念,提升群众依法治河的意识。

自今年推行“河长+检察长”制以来,金山区检察院与区河长办通力协作,针对水污染防治公益诉讼线索立案59件,分别制发行政公益诉前检察建议8件和民事公益诉前公告1件,进一步压实了各部门、单位护水职责,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水环境成果。

今后,区检察院将围绕执法办案、队伍培养、法制宣传等方面开展协作,把检察治理触角延伸至乡村振兴各方面,把检察职能职责延伸至社会治理各层面,解决社会治理难题,构建“检察官-观察站-观察员”的依法治河新模式。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4 检察院为何在河边建立观察站 2021-09-06 2 2021年09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