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老法今说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

本文字数:2080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该时节,天气渐转凉,天高云淡,气爽风凉,早晚的温差较大。这段时间的清晨,地面和叶子上会有许多露水,古人便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此时节故名白露。

候馆丹枫吹尽,面旋随风舞。夜寒霜月,飞来伴孤旅。还是独拥秋衾,梦余酒困都醒,满怀离苦。甚情绪。深念凌波微步。幽房暗相遇。泪珠都作,秋宵枕前雨。此恨音驿难通,待凭征雁归时,带将愁去。

——周邦彦

白露由来

白露,八月节。  《诗经》中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就是芦苇。苇丛拂晨光极目苍凉,清露凝雪莹遍地残芳。芦荻无花秋水长,淡云微雨似潇湘。伊人在雨霏烟蒙中,秋波阻隔,只闻秋风吟。“白露为霜”的霜并非霜降之霜,霜降之霜为冰晶,白露之霜是清露因气温骤降而变白。

白露为每年阳历9月7日、8日前后,此时太阳黄经165度,天气转凉。《孝经纬》曰:“处暑后十五日,斗指庚,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唐代颜粲诗《白露为霜》有“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两句,将白露后秋色渐浓的景致如水墨神韵般渲染而开。

一年中早晚温差最大的季节,白天能达到二十八九摄氏度、晚上只有十几摄氏度。在这样的气温条件下,白天形成的湿热之气到晚上遇冷形成露珠结于草木,好像挂上了白色的珠子,所以称为“白露”。

白露以后,湿热之气越来越少,而秋燥之气逐渐成为主导。

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

鸿雁与候鸟往南飞,躲避寒冷。“群雁南归雁南翔。”不管是小的燕子还是大的鸿雁,天气冷了都要飞回南方。鸿雁是候鸟,它们会通过迁徙来选择气候适宜、食物丰富的地方。每年到迁徙的季节,鸟类就会表现出对迁徙的强烈渴望,它们专注于自己迁飞的方向,一般在夜晚开始迁徙的旅程。

二候,玄鸟归

后五日“玄鸟归”,玄鸟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生机,玄鸟空巢语,飞花入户香,燕昵呼唤燕好,燕舞莺啼,生机勃勃。如今北飞为归,红花半落燕归去,秋风萧瑟,要白露满山叶飞坠了。

三候,群鸟养羞

再五日“群鸟养羞”,这个“羞”同“馐”,是美食。“玄武藏木荫,丹鸟还养羞”,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

白露习俗

白露茶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到了白露节气,秋意渐浓。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白露米酒

资兴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十样白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  (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是10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白露养生

适合白露节气的食物

梨:清心降火解秋燥。梨具有润燥消风,镇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可以缓解“秋燥”,醒酒解毒。生梨性凉,老年人不宜一次吃得过多。脾胃较弱的人,也可以做成冰糖炖梨水,亦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方法。

大枣:宁心安神抗过敏。大枣具有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除腥祛味,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压、骨质疏松和贫血,是老年人秋季的补养佳品。

菊花:祛燥润喉防感冒。菊花可疏风平肝,清心除烦,祛燥润喉,生津明目,解酒毒,对感冒、头痛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老年人秋季可适当饮用菊花茶,达到祛火润肺的保养目的。

红薯:预防癌症助排毒。红薯被评价为餐桌上的最佳食物,它具有预防癌症、防止便秘、减肥的功效,常吃红薯可以延年益寿。

早晚及时添加衣服

中医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也就是说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另外,白露之后天气冷暖多变,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如果这时候贪食寒凉,更容易把脾胃的机能变得不正常,损伤脾胃阳气,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禁忌。

注意营养养肺润燥

白露是整个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白露以后,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地面的水汽结露就开始增多了。过了白露,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秋燥”。白露时节的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进食不宜过饱,以免增加我们肠胃的负担,导致胃肠疾病。

夜晚睡卧不可贪凉

白露是一个表征天气转凉的节气,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度,但夜晚仍会较凉,日夜气温差较大,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卧不可贪凉,所谓“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正是说明这个道理。

(综合整理自搜狐文化、百度百科、三联生活周刊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老法今说 B08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 2021-09-08 2 2021年09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