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友敏
“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蓝图谋划”研究攻关青年团队,是一支伴随着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号角成长的青年团队,他们成立于2016年,来自科创中心建设战略规划、政策研究、项目建设等领域的青年才俊。集智攻关研究,谋划科创中心建设新的蓝图;投身科创立法,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法制保障……在上海推进科创中心建设中,这支青年团队励志担负起重大而艰巨的使命任务,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蓝图的青年突击队和踏实践行者。
集智攻关研究,谋划科创中心建设新的蓝图
根据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2020年前,上海要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面向未来,科创中心要如何发展?作为统筹协调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机构,这是上海科创办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
该团队是承担这一重要使命的攻坚力量。早在科创中心建设伊始,他们就围绕重大命题全面开展研究,组织国内外10余个专家智库开展长期跟踪研究,形成了相关专题研究报告30余份。
2019-2020年,他们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聚焦新使命、新任务,围绕谋划上海科创中心新一轮顶层设计的重要任务开展攻关研究。其间,青年团队组织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政府部门调研座谈20余场,开展各类研讨50余次,广泛研究学习各地规划政策,团队的研究成果最终凝炼进一份重量级文件中。2020年6月, 《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由市委、市政府印发,科创中心新一轮建设蓝图徐徐展开。
除了科创中心宏观“蓝图”的制定,上海科创办的青年团队还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自2009年正式开放以来,已服务3万多名科研和产业用户,成果产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初疫情期间,上海科创办的青年团队协调力量为上海光源紧急调配防疫物资,支持上海光源在落实防疫政策的前提下复工复产,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支持科研攻关,上海科技大学饶子和院士团队率先在国际上成功解析新型冠状病毒关键药物靶点和RNA聚合酶复合物的高分辨率三维空间结构,为相关疫苗、药物开发奠定重要基础。
此外,上海科创办青年还通过开展青年课题、调研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搭建起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企业之间的桥梁,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更高水平开放共享。
投身科创立法,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2020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科创地方立法——《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在《条例》的制定过程中,该团队聚焦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张江科学城等领域,参与编制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科创中心立法国内外亦无先例可循, 《条例》中每一个文字背后都要有坚实的依据和准确判断。为此,团队成员研读了国家、上海及其他省市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研究报告等资料,组织座谈调研,参加各类研讨会议,形成研究性报告及相关说明稿等材料,凝练形成了条例中近10项重要条款。从《条例》的启动到通过,一年多的时间,青年团队全程参与其中,和本市的相关部门一起一字一句地讨论、推敲,修改超过百稿。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不仅是有体系的,也是有重点的,如果仅仅平均用力,科创中心建设会缺乏高度和特点。 “三个张江”就是科创中心建设的主战场, 《条例》中也明确提出“聚焦张江推进承载区建设”。但在《条例》制定伊始, “三个张江”,即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张江科学城、张江示范区是什么?很多人大代表一开始不太清楚,团队成员就做好解释工作,把基本概念用最简单、浅显的语言表述,将基本概念建立起来,一遍遍解释,得到了代表的认可。
《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于2020年1月20日经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同年5月1日起施行。今年,这支青年团队又集中力量进一步打响“张江牌”。7月,张江科学城、张江高新区的“十四五”规划陆续发布;目前,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十四五”规划也在研究谋划中。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