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让这些企业依法有序退出

首批浦东新区法规昨发布

本文字数:1067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昨天闭幕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浦东新区深化“一业一证”改革规定》和《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主体退出若干规定》。这是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制定的首批2件浦东新区法规,备受社会各界瞩目。这2件法规的制定,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的重要法治保障举措,在上海的地方立法史上、在浦东的改革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据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深化“一业一证”改革规定》明确了深化“一业一证”改革的定义、适用范围、基本原则等。该规定界定了深化“一业一证”改革的职责分工。提出了深化“一业一证”改革的具体要求。具体包括:建立行业综合许可证“单轨制”改革、建立行业综合许可证统一有效期制度、深化告知承诺制改革、推动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以及建立“一业一证”改革清单管理制度等。

同时,该规定强化了相关支撑保障制度。具体包括推动政务信息共享,建立及时、准确的数据交换机制,优化完善相关业务应用系统,明确权利救济的告知方式等。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认为,该规定有利于贯彻落实《引领区意见》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务,为持续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提供法治保障:一是固化行之有效的改革成果,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凝聚改革共识,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二是推动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行业综合许可证取代部分单项许可纸质证书,综合许可证和各个单项许可证有效期限难以匹配等问题,为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提供强有力制度支撑;三是保障推进基于“一业一证”改革的“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建立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综合监管机制和集成服务机制。

而《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主体退出若干规定》则针对市场主体退出环节存在的实际情况,通过法治的方式,强化市场主体履行法定义务,引导或者强制低效无效市场主体依法有序退出,减少“失联企业”“僵尸企业”带来的风险和占用的社会资源。《若干规定》规定市场主体注销环节的便利化措施。包括优化简易注销登记程序,缩短市场主体退出市场所需时间;探索承诺制注销改革措施;推进注销全程网办,利用“一网通办”平台赋能,提高办事效率。

《若干规定》创设强制除名和强制注销制度。遵循“行政适当干预、减少司法负担、推动市场出清”的思路,《若干规定》创设了强制除名和强制注销制度,明确了市场主体被强制除名的一系列法律后果,保障市场交易安全,及时释放名称资源,提升社会整体利益。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 首批浦东新区法规昨发布 2021-09-29 2 2021年09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