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法治社会

不同的口音、相似的外貌

他们花了61年,只为找寻到对方

本文字数:713

  □记者  夏天  通讯员  张梦凯

本报讯62岁的虞老先生、66岁的黄老先生,原本没有交集的两位老人,在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中各自生活至今,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却有着极为相似的外貌,他们,是失散61年的亲兄弟。日前,市局刑侦总队与杨浦公安分局联合举行“团圆行动”认亲仪式。仪式上,家住上海的虞老先生终于与从江苏宜兴赶来的黄老先生相认,兄弟二人紧紧拥抱,场面十分感人。

今年8月下旬的一个中午,虞老先生在看到警方张贴的“团圆行动”海报后,便兴奋地赶到杨浦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求助,他告诉民警自己是弃婴,想找到家人,说话间,老先生还拿出了一张六十多年前杨浦公安分局出具的弃婴收容介绍单。经进一步询问,虞老先生称自己于1960年2月10日,被人遗弃在定海路杨树浦路路口,而随身就只留有一张标有出生日期及出生地的纸条,被当时的巡逻民警发现后便送至杨浦区社会福利院。

分局刑侦支队立即开展工作,其间法医吴瑕承担起最为关键的任务,她采集了虞老先生的生物痕迹并连夜开展比对。今年10月,民警结合比对结果及走访终于有所发现:家住江苏宜兴市和桥地区的黄老先生与虞老先生可能存在亲属关系。

在刑侦总队的协助、指导下,支队联系上了当地公安机关,并获取到黄老先生的相关情况。据了解,黄老先生当年也是被亲生父母送给他人寄养。为此,支队对两人的生物痕迹再次开展检验比对,最后确认两人系同胞兄弟。

10月17日下午,认亲仪式如约举行,两位老人时隔61年,终于见到了对方,他们互相诉说这些年来的经历,询问对方过得好不好,他们展示各自家庭的影像,每一张照片、每一段视频都详细介绍,他们希望这61年从未在对方的生活中消失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5 他们花了61年,只为找寻到对方 2021-10-19 2 2021年10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