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社会

群众少“跑腿”信用更“金贵”

上海有序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本文字数:1569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今年9月,嘉定区的吴女士喜得一女,让她意外的是,她在月子期间足不出户,仅用6天时间就成功通过了生育保险待遇申领审核。以往需要往返卫生健康部门开具的计划生育相关证明,她通过手机在网上签署一份电子承诺就搞定了。吴女士的这个意外之喜,得益于上海大力推行的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昨天,市司法局联合市药监局、市医保局共同介绍本市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推进情况以及药监、医保等领域具体落实情况。

让群众少“跑腿”

一直以来,办理行政事项前先要到处跑证明是困扰群众和企业的老大难问题。为此,上海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有序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今年2月,本市出台《上海市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正式启动推行工作。今年4月,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市司法局印发《上海市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总目录》,明确分三批对72项证明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制,第一批44项,今年6月底前落地;第二批17项,今年年底前落地;第三批11项,明年6月底前落地,涉及医保、人社、卫健、民政、公安等19个系统的50类政务服务事项。

今年6月底,首批44项证明事项如期落地;之后,又有3项提前落地;目前共落地47项,占目录总数的65.3%,涉及15个系统。据统计,自7月1日至9月底,本市共有87967件行政事项采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减少市民、企业往返奔波17.6万余次。其中,生育保险待遇申领、公共场所办理卫生许可、药品零售企业许可(变更、新办)、护士执业注册等事项办件量居前。

政府要多“做事”

“让群众少跑腿的背后,是政府部门要多‘做事’”,市药监局政策法规处处长汤奥博介绍,“证明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制,用监管部门多办事,换取群众少跑腿,方便群众和企业。群众不再提供证明,作为守牢药品安全底线的监管部门就必须做好核实,必须为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负责。”

“本市建立了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协调机制,由司法行政、审批改革、发展改革和大数据部门构成”,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处长于晓琼介绍,“这一机制强化了行政事项综合管理部门间协作,实现了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并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与审批改革、信用监管、‘一网通办’等工作紧密衔接,发挥了制度叠加效应。”

“通过技术升级和系统互通,本市生育保险待遇申领已实现全程在线办理”,市医保中心副主任王伟俊介绍,“生育保险待遇的申领对象是产妇,对于刚刚经历了生(流)产的女性来说,身体和精神都急需调养和恢复。我们在推行告知承诺制过程中,主动跨前一步,开发了具备“上海CA技术支持中心”网签认证的电子承诺签名,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协同核查,从而进一步简化流程,实现申请人‘一次都不跑,全程在线办’。未来我们还将根据国家和本市生育政策调整,进一步优化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

让信用更“金贵”

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是一种基于信用的创新管理机制,申请人无需开具证明即可快速办理事项,但同时要承担相应的信用责任。一旦发生虚假承诺将给本人或企业带来信用污点,从而引发负面后果。

“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不仅是对社会信用制度的有效实践,更是一种‘珍视信用’理念的普及。”于晓琼说。

首先,具有较严重不良信用记录的申请人(在信用修复前)不能适用告知承诺制。其次,虚假承诺信息纳入申请人信用记录。为保障上述信用监管要求落地,上海依托《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明确了查询申请人信用记录、告知承诺书公开、承诺真实性情况记入信用记录等要求。于晓琼表示,“上海将秉持‘最大限度便民’的原则,未来随着城市数字化转型加速和跨省数据贯通,目录中的证明事项可以当场核查的,将从目录中移除,当事人连‘承诺’的步骤也免去;若有证明事项新具备了告知承诺实施条件的,我们也将及时纳入目录中”。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4群众少“跑腿”信用更“金贵” 2021-10-22 2 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