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多的孩子因为误食了妈妈减肥吃的“减脂巧克力”,结果出现了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后被紧急送进儿童重症监护室。经医生全力救治,患儿脱离危险,并转入普通病房进行继续治疗。而误食“减脂巧克力”的孩子还不止这一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事件回放>>>
30多岁的李女士一直追求苗条身材,生完女儿苗苗后更是为体重感到苦恼。她在朋友圈看到微商卖“减脂巧克力”,号称“吃一块瘦一斤” “不节食月瘦30斤”……诱人的广告语让李女士心动不已,赶紧买了几盒试试,吃了以后感觉效果还挺不错,虽然吃完有心悸甚至兴奋到夜里睡不着的现象,但李女士并没有太在意。
前几天,刚瘦了几斤的李女士还给自己的姐妹也推荐了这个“减肥神药”,准备送几粒给姐妹试试,结果东西取出后,盒子忘记放回原处,正巧被2岁多的女儿苗苗看见,偷吃了整整一颗。
在偷吃了妈妈的“减脂巧克力”后,没过多久,苗苗就出现呕吐、挤眉瞪眼、吐舌头等兴奋状态。李女士察觉不对,赶紧将女儿送到江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该院儿内科主任骆培良接诊后发现,惹祸的竟然又是害人的“减脂巧克力”,该院最近已经接诊过3例同样的患儿。医生立即安排将苗苗收入PICU (儿童重症监护室)给予洗胃等抢救措施。虽然苗苗只吃了一颗,但情况却相当严重,除了兴奋等症状外,检查结果显示其磷酸肌酸激酶值高达11522U/L,超过正常数值的100多倍,出现了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这种病轻的会出现全身肌肉酸痛,严重可导致急性肾损伤、心率失常等。好在经医生及时救治,孩子没有大碍。
医生介绍,李女士吃的这种“减脂巧克力”实际上是一种减肥产品,看起来和普通巧克力没有什么差别,但经之前患儿家长送检,该产品中含有西布曲明,容易引起饱腹、便秘、肝损伤、心率加快、失眠、横纹肌溶解等不良反应,过量使用可出现多器官衰竭甚至致命,已被国家停止生产多年。早在2010年10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停止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已上市销售的药品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销毁。
经过医生科普后,李女士十分后怕,没想到自己天天吃的“减脂巧克力”危害竟然这么大,还差点害了女儿。李女士立即打电话告诉自己的姐妹,让她把“减脂巧克力”丢掉,同时报了警。
经过救治,苗苗情况稳定,已经转入普通病房,当地警方已经介入调查李女士所购产品的来源。
如何防范新型毒品>>>
上述所谓“特效减肥药”被制作成巧克力、糖片的模样,迷惑性极强,其实却是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长期服用会损害中枢神经和心脑血管,并产生依赖性,与吸毒无异。
近年来,还有一些新型毒品变身“零食” “潮品”出现在大众面前,千万要警惕。那么该如何防范?
1.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饮品、香烟等,长期离开视线的饮品、食物最好不要再食用。即使是认识的人也要保持几分警惕,要记住,熟人也有很大的作案几率。
2.娱乐、狂欢、宣泄要有节制,不要因一时兴起而追悔莫及。
3.千万不可以身试毒,不要盲目追求刺激、与他人攀比,不要把吸毒与享受划等号。
4.尽量少进入KTV、酒吧、迪厅等治安复杂的场所。
(综合整理自:广东禁毒、现代快报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