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夏天 翟梦丽
当前,尽管新冠疫情反复,但是以共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彰显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尤其是在民生保障、复工复产、促进内需等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伴随共享经济的广泛应用,信息孤岛、平台垄断、算法滥用、个人隐私泄露、网约车安全隐患、平台劳动者权益受损等问题,频频引发舆论关注。
昨天,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1共享经济规范与发展论坛”的现场,监管部门、法律学者、平台企业等都为共享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
打造共享经济“上海样本”
今年10月,美团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在外卖市场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被罚34.42亿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责令美团停止违法行为,全额退还独家合作保证金12.89亿元,并处以其2020年中国境内销售额1147.48亿元3%的罚款,共计34.42亿元。同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向美团发出《行政指导书》,要求其进行全面整改。这也是全国首个被查处的“二选一”垄断案,该处罚决定书被网友誉为“教科书式的法律文书”。
根据处罚决定书中披露,美团外卖与商家签订《战略合作伙伴优惠政策申请书》 《诚信战略合作伙伴优惠政策支持自愿申请书》 《优加合作计划政策支持自愿申请书》等各类独家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平台内经营者需要“将全部网络营销资源和精力投入美团平台”“仅和美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不再与美团经营相同或近似的网络服务平台进行业务合作”或者“仅在美团及其旗下相关网络服务平台开展合作”等内容。
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处长陈云鹏发布了《共享经济标准化发展报告2021》总报告部分。根据报告,2020年,我国共享经济规模总量不断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同比增长2.9%,参与者人数同比增长3.8%,直接融资规模同比大幅增长66%。党中央、国务院已出台一系列政策引导和规范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共享经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不断增强。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倪俊南指出,上海是国内共享经济发展比较蓬勃的城市之一,涌现出饿了么、享道出行等一批头部型的共享平台。当然共享经济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共享经济平台寡头垄断,过度收集以及滥用消费者信息,共享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水平缺乏保障等等问题。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危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使市场无法持续发展。
“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一直是我们的原则。”倪俊南表示,上海市场监管部门正在积极探索,努力寻找具有上海特点,促发展与强监管并举的共享经济规范之路。通过注重学网、用网,以法治促进共享经济快速发展。他举例表示,上海在开展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申办个体工商户试点,创造居家就业、远程办公的条件,吸纳更多劳动者就业,维护劳动力的权益。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条例,对刷单炒信等侵害互联网行为进行了规制。目前上海正在力图对算法应用提供合规指导。
记者了解到,以数治规范共享经济市场秩序是上海对于共享经济的态度。通过打破信息孤岛,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电子证书的数据轨迹、共享、联动应用。本市还打通政企数据链路,与美团点评、携程网等平台企业合作,把线下核查的方式迁移到网上,点对点开展在线调解、笔录文档、文书送达、执法监管等全流程调查工作。让消费者、监管者在投诉举报处置过程当中一次都不用跑。开展网剑等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等突出违法行为。
法律完善杜绝平台信息泄露“黑洞”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强制“二选一”只是乱象之一。除此之外,还有窃取和滥用用户隐私信息等损害消费者利益问题。
《个人信息保护法》已于今年11月1日正式生效,高达5%营业额的史上最严处罚则给不少互联网平台敲响了警钟,平台纷纷调整更新其平台《隐私政策》。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全国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洪延青认为, 《个人信息保护法》从行政法、民法、刑法方向,在中国构建了三个路径的对个人信息的完整保护制度。在网络安全法的时代,我们同时有合法、正当、必要的三个原则。而《个人信息保护法》对这三个原则做了极大的扩展。
《个人信息保护法》增加了诚信的原则。也就是说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时除了要遵循合法、正当、必要之外,还必须对老百姓、对消费者诚信。
除此之外还有目的明确和最小必要原则、公开透明的原则等。具体而言,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如果没有法律上规定的合法事由,就不应该去碰触个人信息。同时处理个人信息整个流程需要透明,对敏感的个人信息提供了更强的保护规则。
洪延青指出,现在整个互联网是一种生态式的业态。“所以往往对第三方来说,我们需要把个人信息共享给第三方,整个业务才能开展。”在他看来, 《个人信息保护法》区分了几种对第三方提供数据的场景。比如说共同处理、委托处理、对外提供、跨境传输。《个人信息保护法》对这四个不同的场景也都设计了四套不同的规则。企业拿到个人信息之后,往往要妥善保存,而且在特定的情况下,还要对外公开披露保存过程。
同时,共享企业现在往往利用算法和大数据做自动化的决策。例如利用大数据确定价格,同时有时候在公共的场合需要安装摄像头或者个人身份的识别设备,《个人信息保护法》对这些特殊的处理动作也都作了一个明确的规定。
此外还有对于特殊人群的保护机制。比如说对于未满14周岁的儿童的个人信息的处理,以及对逝者的个人信息的处理, 《个人信息保护法》也都作出了特别的规定。
为此,洪延青认为,《个人信息保护法》对数据处理的全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都作出了非常详细的行为规范,给共享平台企业开展个人信息处理活动提供了非常明确的指南。
以人为本引导共享经济平台走健康发展之路
共享经济的规范与发展,不是冷冰冰的堆砌新科技,而是要回归以人为本的初衷。有一些平台滥用算法、侵犯劳动者权益。如有媒体调查,我国1000万外卖骑手中,有160万被疑似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大量骑手的劳动关系难以认定,基本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一些外卖平台为降低人力成本,将风险和义务转嫁给个人。为此,人社部等八部门在今年7月联合发布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对平台用工行为作出进一步规范,正是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享道出行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隋立明说,享道出行是行业内率先提出司乘平等理念的平台企业。“我们开展了‘司享家计划’,在日常关怀、职业发展等方面做好司机保障服务。我们今年开创了国内首个网约车司机专属节日‘5.20享道网约车司机关爱日’,为平台司机创造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当天,我们还发起了行业首个‘司机心理健康关爱计划’项目。”隋立明表示,通过线下公益讲座、线上公益课程、一键呼叫心理咨询师等多种措施,帮助司机及时调整不良情绪,建立积极健康心态,也能更好服务每一名乘客。
隋立明表示,为帮助老年用户跨越数字鸿沟,体验到智慧出行的便利,公司还特别设计了“一键呼叫”功能,这不仅是一个APP功能,还结合实际场景,通过候客站的“信息化屏幕”和“扬招杆”快速呼叫出租车。享道出行还设置了“智慧屏”进社区医院100多个点位,持续引领行业助老适老实践。
贝壳作为一个满足3亿城市家庭居住需求的服务平台,对社会责任有着自己的理解:一方面是对消费者好,另一方面是帮助服务者对消费者好。贝壳找房高级副总裁、贝壳研究院院长李文杰解释,对消费者好就是要扩展社区服务。以上海链家门店服务数据为例,应急打印/复印的每月服务人数超9000人、每月用纸量达13.75万张;此外还包括应急雨具、爱心图书馆、应急电话、应急充电等服务。
而帮助服务者对消费者好的举措是,减小收入方差,提高服务者稳定性。他指出,过去经纪人无底薪、无补贴、无职业保障,现在贝壳找房联合平台近两万家新经纪品牌门店,为新入职的经纪人提供至少3个月的无责底薪,同时部分新经纪品牌门店为经纪人提供入职1年内的收入补贴,以及提供“格林互助计划”。“格林互助计划”是专属于贝壳平台服务者的保障计划,作为社会保障的有益补充,“格林互助计划”在会员及其家人遭受疾病或意外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会员共渡难关。截至2020年12月31日累计救助14037次,共发放救助金2.5亿元。而这样良性的互动,也进一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