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翟梦丽 陈颖婷 夏天
本报讯 昨天上午,“第一届智能交通上海论坛暨上海市智能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市交通委在拓展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及示范应用场景等方面发布了一系列的创新推进举措,包括城市快速路首次向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探索智能公交、无人配送应用路径等。
据悉,上海此次开放嘉定新城全域、临港新片区386区块全域共372条722.60公里道路,其中嘉定区域165条301.40公里,临港新片区197条421.20公里,新增7000余个可测交通场景。临港新片区两港大道部分路段(新四平公路至老港种源基地路口,长度28.4公里)的开放,标志着上海准许智能网联汽车可以在城市快速路开展道路测试活动。目前,上海累计开放615条1289.83公里测试道路,测试道路里程数位居全国首位。
除了测试场景优势,新开放测试道路场景还为支撑临港新片区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法规政策的创新实践提供了试验田。
对智能出租、智能公交、智能物流、无人零售、无人配送、观光接驳、无人清扫7个场景,市交通委也有针对性地勾勒出了各自不同的应用业态和应用模式。开展智能出租规模化示范应用,探索可持续运营组织模式、标准化服务规范、精细化管理机制。围绕市民日常生活、学习、通勤、旅游等需求,覆盖城区、社区、园区、景区以及“最后一公里”接驳等多维度场景,积极推动智能公交规模化示范应用。面向临港地区、洋山港区、外高桥港区等港口物流需求,积极开展智能重卡、智能转运车辆的规模化示范运营,提升港口集疏运运输效率,助力智慧港口建设。
无人零售新业态将积极推动无人零售车辆示范应用,在园区等封闭场景,以及公园、景区等半开放场景,探索培育无人车外卖零售服务新业态和运营组织模式。试点给予无人配送车一定的通行路权,推进无人配送车的规模化示范应用,提升末端物流的智能化水平。
观光接驳新模式在生态度假区、景区等场景开展智能接驳观光巴士、未来公共出行车辆的示范运营,在机场、火车站等客运枢纽推广应用自动驾驶接驳车辆,打造上海智慧出行“新名片”。无人清扫新模式,推进在城市高架道路、城市地面道路开展无人清扫作业和养护巡检,探索环卫清扫运营新模式、城市道路养护新标准、道路交通服务新高度。
据悉,在昨天的论坛上,还举行了上海市智能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仪式,市交通委与相关单位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等,《上海市智能交通标准体系框架》、嘉定区《智慧道路建设技术导则》也在论坛中首次发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