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陈颖婷 季张颖 夏天 翟梦丽 见习记者 张旭凡
最高人民法院昨天举行执行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阶段性进展暨全国法院执行案款集中发放日活动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今年以来,全国法院共办结首次执行和恢复执行案件722.9万件,发放执行案款9456.01亿元。
昨天,上海法院同步举行执行案款集中发放日活动。全市法院665起执行案件中的726名执行申请人,获发执行案款26.6亿余元,其中不少是涉民生类执行案件。
记者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法院持续加大执行力度,着力维护胜诉权益,今年1-10月,上海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5.63万件,执结14.8万件,执结到位金额395.02亿元,同比上升27.3%。
【聚焦民生案件执行】
“我们的工资终于全部拿到了!”
涉民生类案件一直是上海法院执行工作的聚焦点。记者注意到,昨天活动中发放的执行案款,不少就是涉民生的欠薪款。
“我们的工资终于全部拿到了!”在昨天召开的发布会上,上海高院与浦东法院进行现场连线,浦东法院对一起拖欠工资案件的案款进行了发放,该案被执行人为张江高科园区内的一家软件企业,因经营不善拖欠45名员工工资近120万元,经过法院的细致调查和及时处置,最终保障了这45名员工的工资。
该院副院长闵金国在视频连线时介绍,今年以来,浦东法院已累计执结涉民生案件2157件,执行到位金额1.74亿余元,且均第一时间将执行款项全部发还当事人。长期以来,浦东法院始终高度重视涉民生案件执行工作,不断加大执行力度,强化此类案件的长效机制建设,同时积极向外凝聚合力,与劳动监察部门联合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行动。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后,首次与浦东新区人社局联合开展欠薪案件执行专项行动,对已经进入法院执行程序的重点欠薪企业采取传唤约谈、现场执行调查等措施,力争全力打通欠薪执行“最后一公里”。
“感谢执行法官三个多月的努力付出,我们的工资终于全部拿到手了。”昨天上午,在虹口区人民法院执行案款集中发放日活动现场,刚刚领完执行款的申请执行人周先生感叹。周先生是一起劳动纠纷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其原本在一家科技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2020年受疫情影响,周先生所在公司经营每况日下,工资拖欠的也越来越多,至公司停业,共欠付周先生等18名员工工资总计150余万元。
在执行案件一度陷入困局的情况下,执行法官上门调查发现了科技公司的一家经营状况良好的全资子公司。遂与公司实际控制人赵某代理律师取得联系,多次释法明理,最终赵某向法院表示愿意与员工协商解决欠薪支付问题。
随后,18名员工与赵某达成和解协议,约定三个月内分3期付清欠薪。截至昨日,部分员工已按约定全额拿到了拖欠的工资。
记者了解到,当天活动中,该院线下线上同步为90名申请执行人发放执行案款共计970余万元。其中除了执行到的案款,还包括一家健身馆因经营不善,门店关闭,拖欠员工工资,经穷尽执行措施,虹口法院查明健身馆确无履行能力,依法启动欠薪保障金垫付机制,为该企业的劳动者申请到欠薪保障金31.87万元,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活动中,上海海事法院举行船员工资发放仪式,35名船员领到了被拖欠工资共计218万余元。“谢谢法官们帮助我们拿回血汗钱,终于可以安心回家了。”船员代表感言。
上海海事法院将继续保障船员权益保护“绿色通道”畅通,依法妥善处理涉船员纠纷案件。
【护航营商环境】
麻辣烫老板拿回被吞钱款
除了劳动争议等民生案件,当天活动发放的执行案款中,也有不少涉及小微企业。
麻辣烫店老板汤振江就是其中之一。
昨天上午,记者抵达上海徐汇法院集中发放现场时,8名当事人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排队依次核对身份证信息、银行卡账户等收款信息。
汤振江是一起房屋租赁纠纷的申请人。2018年8月,他从陈某手中以每月约5万元的租金,承租下一间位于徐汇绿地缤纷城内的商铺,用于经营麻辣烫。由于双方是转让的性质,此前一直是他将钱款打入对方账户,再由对方转交给房屋业主。
2019年7月,对方私吞租金后便耍起了无赖。“为此我与他周旋多时,他不是拖延就是躲避,再之后就完全失联了连电话都不接了。”汤振江告诉记者,无奈之际,去年上半年其起诉至法院,然而在判决生效后,对方仍旧未予履行,案件这才走到了执行。
在强制执行阶段,承办法官依法冻结了被执行人银行账户,并对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采取了限制高消费等执行措施。迫于多方压力,对方这才主动到法院交付了本案执行款项。昨天上午,经确认签字,法院财务人员将7.13万余元案款打到了申请执行人汤振江的账户上。拿到支票的汤振江高兴地表示,“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记者从采访中获悉,在昨天活动中,徐汇法院共发放案款1710万元,其中发放涉小微企业案件4件,涉案金额1428.3万元,发放涉民生案件5件,涉案金额281.7万元,以实际行动让胜诉群众拿到“真金白银”。今年以来,徐汇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6026件,结案5729件,已累计发放执行款超过17.72亿元。
【打造优秀投资环境】
破解金融执行难
此外,上海法院以执行利剑,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昨天上午,上海金融法院共集中发放执行案款24.1亿元,涉及执行案件7件,其中部分案件涉及资管计划中的众多投资人。
上海金融法院克服金融案件复杂、执行标的金额大、本息计算复杂等困难,加快案款甄别分配和发还流程办理,及时联系当事人提供收款银行账号,确保案款可以第一时间转账发还,以最快速度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
活动现场,申请执行人某证券公司董事长魏某某表示,上海金融法院执行效率高,效果好,感谢对上海金融法院在短时间内全额执行到位并将案款发还申请人,高效维护了金融市场投资者合法利益表示感谢。
今年以来,上海金融法院已累计发放执行案款近百亿元。上海金融法院将持续推动执行方式改革,继续优化智慧执行机制,为切实解决执行难、服务保障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
作为申请执行人的某上市公司,昨天也从黄浦区法院获得2714万元执行款发还。据该公司代理律师介绍,本案执行款是前公司董事局主席因内部舞弊案被法院判罚的涉案赃款,但由于公司是港股上市公司,核心账户也设在香港,因此本次执行涉及将人民币执行到境外账户的难题。此过程中,在黄浦区法院执行法官指引和支持下,沟通公司账户和法院执行账户所在银行,以及央行上海总部等机构,破除政策壁垒和障碍,因此能在较短时间内,将款项全部执行完毕。
在该公司执行董事许先生(化名)看来,本案的成功执行也是上海法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的体现。“上海正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如何打造优秀的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我认为整治金融乱象,把‘金融蛀虫’绳之于法,还公司、股民以公平正义,就是一种体现。因此本次执行,从高效的程序到成功的结果,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线上线下同步发放】
“这样的执行体验太棒了”
线上线下同步发放是此次执行案款集中发放的特色之一。据上海高院介绍,当天发放的执行案款中,线上发放金额为25.7亿元,涉及463件案件512名当事人;线下发放金额9400余万元,涉及202件案件214名当事人。
“跟您确认债权金额,共计12亿1288万7947元2角7分。”“是的,予以确认。”“现在发款,请确认是否收到?”“收到!”记者在上海金融法院集中发放日活动现场看到,经过执行法官的在线操作,短短几分钟,这笔12亿余元的案件执行款全额发放到位。
记者了解到,由于金融案件的执行案款标的额较大且申请执行人大多为金融机构,同时考虑到近期防疫形势,本次执行案款集中发放工作全部通过线上发款的方式进行。
“我已成功在网上申请执行3次了,来黄浦区法院申请执行可以说轻车熟路了。”昨天上午,在黄浦区人民法院活动现场,申请执行人王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据他介绍,案件被执行人是他素未谋面、同父异母的弟弟,由于其拒绝履行对老父亲的赡养责任,王先生在6年前将其告上法庭,诉请对方按月支付父亲的赡养费。胜诉后,王先生决定每2年申请对方执行一次共计9600元。“网上申请执行后,法院就给我安排了执行法官。虽然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对方人在哪里,但钱就回来了,这样的执行体验太棒了,让我感受到这就是司法的力量!”王先生说。
【创新破解执行难题】
研发“非法集资犯罪案件被害人信息核对平台”
上海高院介绍,上海法院积极采取措施,切实维护胜诉权益。
针对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被害人人数众多、地域广、金额大等复杂情况,上海法院研发“非法集资犯罪案件被害人信息核对平台”,采用人脸识别、银行卡自动校验等技术手段,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在线确认投资本金、已兑付金额和银行账号等信息,为相关被害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发款渠道。截至目前,共发放案款43.65亿元,涉及被害人10万余人。
针对部分当事人“赢了官司拿不到钱,买了房子住不进”等难题,综合运用罚款、拘留、追究拒执罪等强制措施,集中开展强制腾退、查扣车辆及涉民生类案件专项执行行动。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已完成强制腾退159件,扣押车辆72辆,罚款251.7万元,拘留220人,移送拒执犯罪28人,完成涉及群众生存、生活的追索劳动报酬等8类案件3371件,执行到位金额5574万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