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律师沙龙

小股东切勿忽略自身权益

本文字数:942

□上海明迈律师事务所  严绿臆

小股东切勿忽略自己的权益,要抓住公司法留给公司章程的自治机会,对公司高管的权限做一定限制,特别是财务上的权限,有了约束机制,才能更好地保障小股东的利益。

假设你是公司的小股东,与大股东合开公司10年未收到一分钱利润,却眼看着大股东把自己乃至全家的吃喝玩乐费用都在公司进行报销;看着他不仅给自己开高工资,还给家属开高工资。

你想要有所行动,却发现这个大股东持有公司的公章和证照,他是公司的执行董事,还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笔者之前代理的澳某公司起诉茅某的案件,就是这样一个真实案例。

这个案件的第一重困难在于,大股东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执行董事和高管,还掌握着公章,小股东怎么以公司名义起诉?

好在小股东是公司的监事,公司中的三会(股东会/股东大会、董事会/执行董事、监事会/监事)是互相制衡的,监事可以在接受股东的书面请求后代表公司起诉。

第二重困难在于小股东不实际掌握公司的财务资料,怎么提供切实可信的证据材料?

对此,小股东先要依据股东知情权的名义起诉,要求查阅、复制公司财务会计报告、账簿等材料。

而我们根据掌握的情况另辟蹊径,选择了向税务机关举报,待税务机关核实情况后,把税务处罚决定作为证据,以落实董监高存在不当行为。

第三重困难在于,即使有了税务处罚决定书,怎么确定具体的诉讼请求金额呢?

对此,可提出司法审计申请,由法院指派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收到审计报告后再变更具体的诉讼请求。

第四重困难的产生也有小股东的部分原因,公司成立近10年才想到要采取行动。由于时间流逝,很多证据也已经消失了。

最近,在克服重重困难,历经约两年的审理后,小股东终于获得了满意的判决。而结案后的思考是:

如果在司法审计无法进行的情况下,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制衡大股东?可以采取刑事自诉吗?

我在查阅相关案例时发现一个特点:每个案件都不是孤案,这些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的纠纷不是只有一个案子,一旦开始诉讼,往往会全面爆发诉讼战,所有矛盾都积怨已久,说到底都是利益之争。

因此,小股东切勿忽略自己的权益,要抓住公司法留给公司章程的自治机会,对公司高管的权限做一定限制,特别是财务上的权限,有了约束机制,才能更好地保障小股东的利益。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沙龙 B05小股东切勿忽略自身权益 2021-11-22 2 2021年11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