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法治故事

网购“骨折价”大牌化妆品 不料都是假的

本文字数:1381

资料图片

□法治报记者  夏天

法治报通讯员  朱珠

“618”大促、“双十一”“双十二”……诸多的电商购物活动让消费者们时不时就可以以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产品,不过,在这过程中可别看走眼,否则不但没有享受到折扣,还可能花了高价买了假货。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近期就办理了一起销售假冒国际知名品牌化妆品的案件,涉及香奈儿、迪奥、阿玛尼等多个品牌。

“假货”店竟然有大量好评

前段时间,吴女士在网上“淘”了自己喜爱的香水,收到货后,她一阵窃喜,因为从香水的包装上来看,和实体店售卖的一模一样,而价格则要比实体店的便宜了近4成。然而,打开香水使用后,吴女士发现事情不对劲,“和我原来使用过的香水味道很像,但是仔细分辨就能发现区别,明显不是正品,并且留香时间十分短暂。”

无独有偶,王先生趁“购物节”也为自己的女友挑选了一款知名品牌的粉底,但收到礼物的女友却不买账,称王先生用假货糊弄她,这一下给李先生整蒙了。

王先生称,他购买粉底的店销量领先,好评上千,产品页面的图上写着大大的“专柜正品”。王先生也反复向客服确认产品是否为正品,“促销价格便宜,想着那么多好评,群众的眼睛总是雪亮的,就下单了。”

在吴女士和王先生看来价格优惠、打“骨折价”的化妆品也要两三百元,但这些化妆品在李某甲这里,进货价只要50元。

根据线索,售卖假冒知名化妆品的李某甲被抓获。据李某甲交代,今年5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找到了高仿化妆品的进货途径,认为是个发财的机会。于是,李某甲联系上家进货,并租赁了一个民宅作为仓库和住所,还邀请朋友李某乙共同出资,在网上开设了某美妆专营店。两人分工明确:李某甲负责进货、出货,李某乙则负责运营网店和聘请员工。

李某甲开的网店售卖的都是“价格优惠”的化妆品,与专柜相比极具价格优势,而且他们号称售卖的都是正品,因此店铺销量很快便遥遥领先。

“我们就盯着那几个大牌,那几样东西卖,这样很方便,销量数字好看,也会吸引更多买家。”李某甲供述,网店所售商品涉及香奈儿、迪奥、阿玛尼等多个品牌,“每件化妆品的成本在50元左右,售价则在300元左右。”

只有想不到没有仿不了

“供货商很厉害,只要你想要的,他都能给你仿出来,包括包装盒上的二维码。”李某甲供述,上家会根据他的要求提供产品,  “如果有人需要代购的小票,我们可以在上家购入,并且所有的东西细节都很到位。”为了让商品更像正品,李某甲还从上家购买了贴标、标签和包装袋,并在收到货后自行粘贴。

假的真不了,李某甲坦陈,有不少消费者收到货品后对真假产生怀疑,但是因为没有证据,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了了之,“只有少数难缠的消费者,我们会同意退款。”

经审查,李某甲在经营某美妆专营店期间,对外加价销售从他人处低价购进的多家知名品牌香水、口红等商品,对外销售金额高达数百万元。近日,杨浦区检察院已对李某甲等涉案嫌疑人批准逮捕。

检察官提醒,广大消费者切勿轻信“低价”“秒杀”等消费陷阱,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购物,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联系电商平台或12345投诉热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电商平台应当严格履行监管义务,提高准入门槛、规范审核制度,将不法商贩拒之门外,让消费者能够买得放心、用得安心。品牌企业则需要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规范授权认证制度,让消费者在第一时间有效辨明“李逵”还是“李鬼”。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故事 B04网购“骨折价”大牌化妆品 不料都是假的 2021-11-26 2 2021年11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