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熠
周末找了一部高评分电影《怒火·重案》一看,没想到给我带来一些人生思考。电影讲述了在一次对国际毒枭集团的绞杀过程中,另外一股势力介入围剿,不仅将贩毒集团一网打尽,而且将前来执行任务的警察也残忍杀害,重案组警察张崇邦目睹战友被杀,深入追查后将嫌疑人锁定为昔日的同僚阿敖,阿敖也曾是警队的明日之星,却因一次任务中顶着高层交代下来的办案压力,过于激进,误杀了嫌疑人而锒铛入狱。出狱后,依靠自己较强的反侦察能力和身体素质,展开了一系列犯罪活动,而每一次的犯罪其实也是为了报当年“含冤入狱”的仇。就这样从灰色地带走向黑暗,他不是忘记了初心,而是放弃了初心。两个人物的命运给我带来很多的思考,如果当时执行任务的是阿邦,他们两的命运会不会交换?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和儿子在某网站上,看到罗翔老师讲述他小时候的一段经历,童年的伙伴因为被他人喊去放哨,而被带入警察局,葬送了自己的前程,如果当年被喊去放哨的是他自己,那命运会不会交换?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诸如此的灵魂拷问。要是当初你选择了那份工作,现在是不是就不一样了?如果你当初选择了出国深造,现在摆在你面前的应该是更多的机会吧?如果你当初选择了那样的婚姻,现在应该是另外的一种生活吧?其实,即使再回到那个当下,当年的你还是会做那样的选择,这不是偶然的,这是每个人的认知决定的。有的人的认知在人,相信自己认为信任的人,但也许人的思想会在特定的环境下随之改变;有的人的认知在事,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只要初心还在,就一定会以法律和道德为准绳,即使被否定被排挤,都会坚持自己心中最初的理想和信念。当然认知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进步和升华。选择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结果截然不同。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