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律师服务

“一抽就中”暗藏营销猫腻

律师:质次价高、虚标高价涉嫌欺诈

本文字数:1016

资料图片

据《工人日报》报道,在微信小程序等平台上随机抽奖,可以多次抽中一等奖。凭借大额奖券再支付一定费用,就能获得一款标价超过实际支付费用好几倍的家电等产品……这是当前一些平台上“幸运大抽奖”活动的情景。

那么,这样的抽奖活动玩的什么套路?近日记者调查显示,这种“一抽就中”一等奖的抽奖营销暗藏猫腻。

前不久,北京消费者许先生使用完共享充电宝后,平台页面弹出一个来自“大牌福利社”小程序的抽奖提示,点开抽奖界面后随即出现一个“恭喜你获得一等奖,获得高端智能AI扫地机器人2300元优惠券,限时领取”的提示,他只需再支付380元即可领取某品牌的扫地机器人。

许先生在京东、淘宝上输入这一型号的扫地机器人,发现这两个平台上确实有这款产品,价格也在2700元上下,于是他立即支付了380元。一周后,他就收到从广东深圳发货的扫地机器人。但业内人士指出,这些商品在电商平台上的高价都是虚标的,商品的成本实际上很低。另有受骗的消费者表示,这款扫地机器人特别轻、质量一般,  “充电几小时,工作十几分钟”。

记者了解到,许先生遇到的这种依托微信小程序等平台开展的“幸运大转盘”等抽奖活动并非个案。近年来,在知乎、微博等平台,一些网友也反映了自己的抽奖经历和对这种活动的困惑。如有的网友抽中一等奖,支付300多元即可购买标价2900多元的空气净化器,而有的则是凭大额优惠券可以购买珠宝首饰等。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这种线上抽奖活动完全可以通过后台进行操纵,把程序“写死”,随意设置中奖比例等参数。同时,商家在一些头部电商平台里上架抽奖中涉及的商品并以较高的标价展示出来,以此增强抽奖活动的可信度和消费者的“获得感”,一般比较具有迷惑性。

这类低配置、高价位,利用随机抽奖等方式引诱消费者购买“高价值”商品的促销方式,本质上是虚假的“有奖销售”行为,消费者切莫轻信而交“智商税”。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维维律师认为,商家如果以“抽奖”为名实际进行促销活动,且销售的是质次价高的产品,涉嫌消费欺诈。

依照《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应由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同时,如商家在电商平台上架抽奖中涉及的商品且以较高的标价展示,并没有依据和实际交易,则构成了价格欺诈,消费者可以向物价部门及平台进行举报。不过,从执法角度看,这种价格欺诈的认定存在难度。因此,也建议消费者在购买“中奖”商品时擦亮眼睛。(徐新星)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服务 B06“一抽就中”暗藏营销猫腻 2021-11-29 2 2021年11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