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重点

涉案财物 用“智脑”算清明白账

首创智能监管系统 涉案钱款的管理难题在浦东“破冰”

本文字数:3218

线上的涉案财物共管信息平台 本版摄影 记者 王湧

浦东新区公检法涉案财物共管中心

平台的移动应用终端(PAD)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随着时代发展,犯罪花样不断翻新,涉案财物也呈现资金数量大、物品种类繁杂等特征。然而围绕涉案财物的保管和处置一直存在随意性大、保管混淆、移送不畅、处置不合理等诸多争议。为此,2018年浦东新区区委政法委就牵头公检法各办案机关,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首个智能化操作、数字化流程、主动监管模式的公检法涉案财物共管中心。3年来,中心功能不断升级,日前,全国首个“刑事案件涉案财物智能辅助监管系统”研发成功。这也意味着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中的“老大难”——涉案钱款的管理难题在浦东“破冰”。共管中心实现了对人财物的全要素监管闭环,确保了办案全流程的公平正义。

共管中心

走出只“保”不“管”怪圈

由警方代管的银行卡,竟然也能被盗刷?这是2017年发生在湖南的一起蹊跷的银行卡盗刷案件。当时,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的贺某被警方抓获,涉案财物中就包括了贺某名下的7张银行卡。然而,1个多月后,取保候审的贺某惊讶地发现自己的银行卡在拘留期间被支出了39万多元。而始作俑者正是她前夫的法务代理人李某。

当时,李某向民警提出“看一下贺某手机内容”的要求后,民警疏忽大意,将本应按规定保管的手机、银行卡等财物随意给了李某,并告知了密码。正是这一不规范的保管行为,最终导致贺某的银行卡被盗刷。

这样的混乱不但体现在涉案财物的安全保障上,也会存在涉案财物移送不畅的问题。为解决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引发的司法不公、贪赃枉法等问题,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部署要求进一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司法程序,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的意见》。2018年,由浦东新区区委政法委牵头建立了上海浦东新区公检法涉案财物共管中心,打造了涉案财物智能监管系统和场所,创立了“财物静止、数据移送”的换押流转工作模式,实现了实时记录涉案财物执法、管理、处理、处置全周期全过程的信息轨迹的工作目标。

共管中心场所配置智能监测设备,入口处设置人像识别和EAS射频系统,自动辨别进出人员和涉案财物,确保安全有序。中心以“物案关联”为主线,引入目前最先进的RFID射频识别和自动仓储机器人管理技术,实现对涉案财物在执法、保管、处置等各环节全流程、全周期的监控;以智能堆垛机、激光定位无人自控叉车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涉案物品的自动存取、统一登记和科学管理,实时查询物品所在位置,追踪库内物品的移动轨迹,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防止贵重涉案财物被调换、侵占等情况发生。

除线下的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外,还设有线上的涉案财物共管信息平台。由公、检、法三方共同派人员进行集中管理,全面贯穿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各阶段,打破信息壁垒。系统能够自动逐案建立“涉案财物管理电子台账”,客观记录涉案财物流转轨迹及相关法律文书、交接人员、物品照片等信息,通过移动应用终端(PAD)和自主研发的APP软件,第一时间将涉案物品信息变更提示推送给办案人员及财物专管人员,实现公检法三机关对涉案财物的信息实时交互和监督共管,促进执法规范,确保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近日,浦东新区的涉案财物共管中心和智能监管系统正在升级,即将实现智能人机对话、智能金融监管服务、涉案财物拍卖、变卖、销毁云端数据存储,规范涉案财物的后续处置工作,确保国家非税收入应收尽收。

浦东政法部门

实践涉案钱款“数字当家”

市民王女士近日收到了由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发出的一笔执行款。她在数年前投资的P2P爆雷,本以为血本无归,然而经过执法司法部门的追赃挽损之后,还是为在这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的数百名如王女士这样的投资者追回了一笔补偿款。这笔执行款高达上亿元,由浦东法院负责支付发放。

尽管金额上亿元,发放的对象有数百人且遍布全国各地,但浦东法院仅仅用了3天就将所有的执行款准确无误地发放到了每一位投资者手中。如此高效的工作得益于上海高院的“e号通”案款管理系统。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与涉案物品相比,涉案钱款由于涉及执法司法金融等多个部门,管理难度更大,社会反映也更为强烈。虽然全国对于涉案物品处置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对涉案钱款处置的监督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形成成熟的做法和经验,这也是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中的痛点。

实务中,办案部门存在重打击犯罪,轻钱款处理的观念,对涉案钱款权属、证据规格及处理重视不够,受害人或案外人的合法权利存在受侵害或者得不到保障的情况。加之执法方式不规范,办案部门存在以接受证据的方式变相扣押,或以调取替代扣押,以扣押替代冻结,违规收取当事人退赔款的情况,查封、扣押、冻结的钱款存在权属不清、范围失当的问题。

而对于办案部门来说,涉案钱款流转往往还与金融部门的工作时间有“时间差”。以浦东公安分局为例,该局需要监管上亿涉案资金。而如此大额的涉案钱款如果依靠传统的线下交纳方式,就将面临流转环节多,程序较复杂的窘境。若未能及时通知当事人,或未能查找到关联案件,便会导致涉案钱款长期挂账未处理的情况。有民警向记者表示,传统线下交纳的方式还会遭遇到银行下班等尴尬时刻。“钱交不进银行,当事人无法完成取保候审保证金缴纳手续,也无法离开办案场所,民警也只能陪同加班。”民警无奈地表示。

于是,今年浦东公安分局会同中国农业银行(浦东分行),对办案流程和财务需求开展逐项逐环节梳理,积极探索将数字化金融服务融入数字化办案、财务、审计等各个工作环节,定制打造上海公安机关“警银通”涉案钱款一案一人一账户的管理新机制。

通过“警银通”系统实现汇集法律文书清单、案件编号和当事人信息的一案一人一账户的专属模式,确保涉案钱款账案款信息相符。同时,支持办案民警或当事人全渠道(支付宝、微信、POS机刷卡、网银、柜面受理等)进行缴款,扩宽涉案钱款缴款渠道,实现办案部门线上申请,财务部门线上审核,改变办案民警来回奔波等情况,实现“涉案钱款出账工作一键通”,为办案部门、财务部门工作减负。

信息管理平台

打通平台间数据壁垒

刑事诉讼涉案钱款管理关系当事人合法权益保护,关系政法机关公信力,关系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大计。上海法院的“e号通”案款管理系统、浦东公安分局的“警银通”涉案钱款管理系统的成功经验,给共管中心探索刑事案件涉案钱款的数字化监管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日前,浦东新区区委政法委牵头探索研发了全国首个“刑事案件涉案财物智能辅助监管系统”,建立涉案钱款一体化管理信息平台,在公检法之间打造一条方便快捷、信息互联互通的通道,形成涉案钱款从获取、移送到处理(退还、没收、上缴国库)的工作闭环。

上海高院与浦东公安分局以实践证明管理工作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实现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再造涉案钱款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推动治理能力升级和思想观念转变,有利于解决涉案钱款传统管理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和监督盲区等难题,提升涉案钱款管理规范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司法效率和司法公信力,保障刑罚权的实现,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据悉,涉案钱款共管平台为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把实现信息同步、信息共享作为核心目标和功能。当前政法各单位均各自存在多个操作系统,各系统相互独立尚未完全打通,影响了司法效率的提升,增加了人力成本。因此,信息管理平台将加强不同平台的整合度和兼容性,打通平台间数据壁垒,提高信息平台便利化和智能化水平。目前,检察机关正在研发涉案钱款的管理系统与上海高院“e号通”执行案款管理系统、浦东公安分局的警银通系统对接,届时涉案财物的智能辅助监管系统将全面建成。

同时,浦东新区还将积极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责,引入社会外部监督,加强内部监督,多渠道多维度对涉案钱款管理工作加强监督,以督促管,以管促行,夯实工作机制的每一个工作环节,为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经验和数据支撑。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2涉案财物 用“智脑”算清明白账 2021-12-14 2 2021年12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