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综合

淞沪馆举行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

本文字数:988

□记者  夏天

本报讯“每年12·13我们都会带着孩子过来,向死难者献花,表达哀思。”在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许多像刘先生一样的普通市民自发来到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参加公祭仪式,参观展览,重温民族苦难历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昨天上午10时,淞沪馆与全国24家抗战类纪念馆同步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仪式开始,社会各界代表在无名英雄纪念碑前敬献花篮,全场默哀,悼念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以及所有在抗战中壮烈牺牲的抗战先烈和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来自部队、学校和社区等社会各界代表约200人参加了公祭活动。

“纪念馆里的百位抗战老兵的手印深深触动了我。”来自上海市淞谊中学的年轻学子告诉记者,“想到有那么多先烈为抵御日寇而英勇献身,那么多无辜同胞在战争中遇难,就更坚定了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把国家建设得更富强的志向。只有这样才能牢固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在庄严的《献花曲》中,参加公祭活动的人群依次围绕广场上熊熊燃烧的火焰,将寄托哀思的白花置于纪念碑下。不少年轻学子在队列中,凝视广场地砖上镌刻的“常德会战”“上高会战”简介,把先辈们的抗战壮举铭记在心。

公祭日当天,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五支队组织官兵通过视频方式,与驻地群众同步参与了淞沪抗战纪念馆缅怀活动。“这段悲痛、屈辱、壮烈的历史,我们永远不能忘却。死难的同胞时刻在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勇战斗事迹也将激励我不断前行。”下士徐驰说。

“时隔八十多年,同胞们苦难深重的惨象历历在目。作为武警战士,我们一定要加强训练,强化实战能力,不让悲剧重演。”新兵陈昌说。“参加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不仅是沉痛缅怀死难同胞,更是为了让警钟长鸣,激励我们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我们一定要牢记初心使命,立足岗位,苦练本领,勇担强军使命,争当‘四有’军人,用实际行动为祖国金瓯无缺贡献力量。”参观结束后,警勤中队指导员李红鹏向官兵们感言到。

当天,由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共同举办的《青春热血保家乡——抗战老兵口述史料文物展》正式开展。展览以历史史实为依据,用120位老兵的口述资料、200余幅历史照片以及100件珍贵文物,系统介绍了抗战老兵的激情岁月和赤胆忠心。其中绝大多数文物均为首次对外展出。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4淞沪馆举行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 2021-12-14 2 2021年12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