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友敏
本报讯 昨天上午,上海市基础教育数字化赋能“双减”新闻通气会在闵行区教育学院举行。会上,记者了解到,上海100%的义务教育学校都开展了课后服务。各区校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跨学科学习、项目化学习转变学生“学”的方式,促进学生学得扎实,丰盈学生的学习体验。
以闵行区为例,作为全国智慧教育实验区,闵行以智慧教育助力“双减”,整体部署了数据驱动下大规模因材施教的“1258工程”,即1个云平台、2种助手、5类用户、8大场景,让信息技术扎根教育场景,构建服务“学生、家长、教师、管理者和市民”的系统工程。据悉,该项工程入选了教育部“双减”典型案例,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据介绍闵行区教育学院作为闵行全区教学管理的中枢,建立了一个区域统一智能作业平台,通过伴随式的作业过程数据采集,自动收集作业负担、作业质量、作业习惯、作业态度等数据,实现作业业务的自动监测。以今年闵行统一开展的四、五年级节点式作业检查为例,发现四年级语文信度低于阈值,信息量达标题目占比低于50%,区分度较好题目占比仅4%,落在学生能力内的试题占比仅33%,教研员立即提醒基层学校做出改进。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基于数据的作业负担监管,为教师布置作业套上了“紧箍咒”,也便于教师进一步调整作业布置的质和量。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指出,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教育数字化赋能“双减”的全过程,以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目标,以数字化推进“五育”融合;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的独特优势,全面优化和提升对各类群体的教育供给服务水平,将数字化真正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切实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记者从市教委获悉,市教委以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抓手,从秋季新学期开始,全面升级了惠及所有学生、更具个性化和专业性的“空中课堂”在线学习平台,新设“名师面对面”栏目。升级版“空中课堂”不仅加强了优质免费教育资源建设和供给,全面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段、各学科全覆盖,而且在初中学段增加了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对每一门学科的重难点进行讲解。目前,上海已在全市初步建起了市区校三级互动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答疑服务。 “空中课堂”深受广大学生和教师欢迎,成为学生“双减”以后个性化学习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宝贵教育资源。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