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老法今说

古代也有“法定假日”

本文字数:1061

现代当官不好当,基层干部累得慌。那么古代的公务员当得怎么样,年假几何,发不发年货?别着急,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古代公务员的休假制度。

固定假期

和我们现代双休单休一样,古代官员也是有自己固定的休息时间的。

汉代时,朝廷官员当值时必须居住在“吏舍”里,且不能随意外出和家人朋友见面。

不过别慌!统治者还是人性的。

为了让官员得以休息,且能和父母妻儿团聚,统治者制定了“五日一休沐”的制度。说得通俗点,就是上五天班休息一天。

“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患之,无如何,乃请参游后园。”——《汉书曹参传》

由此可知,无论官员大小都要居住在官舍中,即便位居相国的曹参也不能例外。

这种“五日一休沐”的制度一直延续到了隋朝,直到唐朝时,官员的休假制度才改为“旬休”,即官员每十天才能休息一天。这一点从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可以看出:“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一直到了明清时期,这种固定休假制度才被取消。

法定节假日

“法定节假日”这种说法并非现代才有,古代人早就有了这种意识。

汉代时,统治者为了国情和纪念需要,设定了法定的节假日,如每年的夏至日、冬至日和伏日等节日。

颜师古曾道:“冬夏至之日不省官事,故休吏”。

《后汉书·礼仪志》中也曾记载:“日夏至,礼亦如之”。

那么为什么这几个日子不用上班呢?

蔡邕则曾在《独断》中写道,冬至日是阳气窜动的时间,夏至日是阴气活跃的时间,所以官员不宜处理公事……其实说来说去这就是古人迷信思想的表现。

而伏日也是如此,因为这一天是古代的鬼节。

婚丧嫁娶

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事事都按照计划?所以古代还有一些特殊的休假制度,或者说请假制度更准确一些。

常见的假期无非就是那几种:丧假、病假、事假。汉代时,如果官员想要请假,就需要向上级领导递交申请,上级批准了才可以休假。但这个时间也不是想请多少天都可以的。根据记载,皇帝的近臣享有60天的假期,内官则有44天,离家2千里的官员有80天假期……这么来看确实不少,但是再一想古代的车马速度,怕是在路上就得占去一大半假期。

特批假期

当然了,古代和现代还是有不同的地方的,比如“赐告”和“予告”,什么意思呢?

统治者赐予的假期被称之为“告”,简而言之就是皇帝给你放假了。

不过也不是有所有的官员都有机会享有“告”的,  《汉律》中有明确的的规定:“予告者,有官有功最,法所当得也。‘赐告’者,病满三月免。”

由此可知,想要假期,你得对朝廷作出过重大贡献;“赐告”者的假期不能超过三个月,一旦超过就要免官。

(综合整理自百度百科、搜狐网)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老法今说 B08古代也有“法定假日” 2021-12-15 2 2021年12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