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夏天
今年以来,位于上海南郊的奉贤居民看到了更多平安屋、亮灯点,见到了更多警民结合日常巡防力量守护一方平安。当有突发事件来临,处置效率进一步提高。因此,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均有所提升,体现在数据上,近3个月奉贤区“110”警情数同比下降6%,报警类110同比下降28.8%,侵权扰序类110同比分别下降21.6%和35.8%。
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局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推进实施“萤火虫亮灯”工程,用闪烁的萤火之光,凝聚力量,点亮夜空,努力发挥一面旗帜、一群头雁、一座堡垒作用。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进‘萤火虫亮灯’工程,是奉贤公安为群众办实事,结合社区警务工作实际,采取工作所需和服务互补的新模式。实现微光如炬,让辖区成为一座有温度的平安新城。”目前通过全面推进社区巡防,结合社区警务机制改革,奉贤公安已全面完成辖区“一居(村)一警”配置工作。
“萤火”之光
星星点点汇聚平安
今夏台风“烟花”登陆本市期间,一名12岁女孩独自行走在沪杭公路边。随着风雨强度不断加大,她单薄的身影显得更为纤弱。
此时,惶恐无助的女孩发现,一座加油站里正有红蓝双色警灯闪烁着。这是一抹让人骤然升起安全感的灯光,于是她朝光源处走去,只见这座门牌上写有“平安屋”的建筑里,有一位安全员正在值守。
“叔叔,请您帮帮我,我一个人从家里跑出来,离这里有点远……”面对女孩的求助,安全员随即与辖区西渡街道派出所取得联系。民警了解情况后,迅速赶往该加油站将女孩带至所内。经了解,女孩因和父母怄气而“离家出走”,竟顶风冒雨走了3公里。经过耐心劝导后,民警成功并安全地帮助孩子与家人团聚。
说起此事,居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原来,这是奉贤公安充分利用全区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24小时便利店、加油站等区域驻守力量,统一安装的“萤火虫”灯箱,在群众遇到紧急状况需要帮助时,提前介入提供帮助。
现今,全区15个警务工作站、191个平安屋、491个110报警点、969个亮灯点,已充分发挥辖区单位参与地区治安协同治理,加上24小时专职值守人员,实现信息互通、资源互用、职能互补,为迅速开展突发事件的处置提高治理效率。
“萤火”之智
感知预警守护新城
近日,一辆崭新的移动警务车在金海街道“上海之鱼”景区泡泡公园门口亮相,这辆警务车也是奉贤首个移动警务站。警务站内,电子屏幕上不停切换着由无人机投来的周边路况,民警一目了然,每一条指令都有条不紊从这里发出。
金海街道是上海奉贤新城的核心板块,而作为奉贤名片的“上海之鱼”景区,吸引了大量居民和游客。今年十一期间,景区峰值日车流量突破3000辆,客流量突破3万。随着客流量激增,问题也随之而来,整个景区面积大、景点多,区域内交通及业态状况均比较复杂,2.53平方公里的金海湖,仅水岸线长就达5公里,区域内综合管理难度大,现有的管理力量捉襟见肘,传统的警务模式逐渐跟不上变化的复杂形势。
金海派出所所长曹向东介绍:“这个名为‘金海001号’的移动警务站是一个集接报、求助、跨前指挥、警务前移、巡查防控、防范宣传、纠纷调处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作战警务中心。”
警务站装备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并全面接入公安网,可实时巡控上海之鱼范围内甚至整个金海辖区的路面监控,与无人机巡航配合,做到无盲区、无死角巡控,实时掌握动态并第一时间处置,确保重要时段交通通畅、治安良好,有效压降警情,对辖区社会面管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萤火”之力
传递微光扩大守护圈
近年来,奉贤公安大力推进街面巡逻防控体系建设,以“看得见、管得到、呼得应”为目标,根据区域特点,广泛组织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参与街面巡逻守护和应急处突工作,延伸“巡防线”、扩大“守护圈”、突出“要害点”。
今夏的一个夜晚,巡逻民警带领队员、楼道组长在塘外社区人民路沿线夜巡至一“夜排挡”时,发现一醉酒男子以“手机不见”为由,当街谩骂并砸摔酒瓶,引起围观。为了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民警与队员们迅速上前制止其过激行为,劝散围观群众。但该男子因醉酒拒不配合民警进一步了解情况。此时,常跟居委打交道的楼道组长老孙很快识别出男子奚某的信息并与其家人取得了联系。奚某家人迅速赶到现场后配合民警查出了“手机不见”的“乌龙事件”,并合力将醉酒至不省人事的奚某安全送回了家。次日,奚某对自己的醉酒行为惭愧不已,他拉着楼道组长老孙专程赶到派出所感谢民警们的及时帮助。
“凝聚力量、共筑平安、营造和谐,自从分局推进‘萤火虫亮灯’工程以来,构建了平安建设和为民服务的新模式,每个人都像自带‘发光体’的‘萤火虫’,现在我们辖区的治安情况越来越好了!”塘外派出所教导员张玮告诉记者。
胡桥社区的垂钓爱好者老褚自从加入平安志愿者队伍后,每回在社区垂钓时,总不忘发挥一下“监督员”作用。他时常叮嘱垂钓爱好者共同参与监督,做好河道内非法捕捞的防控宣传工作。胡桥派出所通过这样警民结合的日常巡逻防控工作,实现了“你监督 我巡查”共同维护辖区内的安全稳定,近1个月内就发现电捕鱼、“拉网”捕鱼等违法行为4起。派出所教导员周峰雷告诉记者:“胡桥派出所针对辖区非法捕捞隐患,依托群防群治力量,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参与监督,联合职能部门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快速打击非法捕捞行为,有效震慑该类违法行为,消除相关隐患。”
近日,柘林镇华亭村治保干部带领群防群治队员开展日常巡检时,发现一农宅内存放了近10支液化气钢瓶,周围多为民宅,屋内又无任何消防灭火器设施,存在极大消防隐患。队员们随即将相关情况汇报至柘林派出所,社区民警立即前往开展调查,后对上址租客张某与杨某就非法储存危险物质处以行政拘留。不仅如此,民警还与华亭村群防群治队伍一起对周边村民开展了消防安全知识宣传,鼓励大家积极举报身边的违法犯罪现象,共同守护家园和谐。
在奉浦街道工业园区区域,奉贤公安同园区企事业单位一起建设联勤联动工作站,推行“企业联盟”,将管段派出所的专业力量、企事业单位属地力量、第三方安保力量有机结合,共同开展园区巡防、反诈宣传、安全检查等工作。
不仅如此,奉贤公安还结合新农村发展规划,在辖区不同的村庄特色创建可复制、可推广的农宅网格群防群治模式。青村镇陶宅村定期召开的村宅网格志愿者专项培训活动,通过警民现场交流防盗、防火、防骗等工作经验,选树工作典型,业务培训等方式,让社区民警、志愿者在相互分享中学习好的经验做法。
就像“萤火”点亮了“微光”,“微光”又点亮了更多“微光”。今年以来,与奉贤公安专业巡防力量有效衔接、形成互补的“柘林蓝马甲”“金海蒲公英”“西渡春风志愿者”“四团百姓老娘舅”等“品牌式”群防群治队伍在各街镇相继成立,社区民警每月带领群防群治力量开展不少于2次的社区巡防,成效明显。他们已然成为了配合奉贤公安开展社区警务综合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有效解决社区治理过程中力量不足的问题。就像奉贤龙潭社区群防群治志愿者余水萍说的那样:“我们积极参与深夜化解家庭矛盾、编排反邪教广场舞,倡导小区文明养宠等等……真心地希望能为打造南上海的平安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