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随笔

银杏情结

本文字数:814

刘天翔

层林尽染的深秋时节,我又见到了它,那是一抹挥之不去的金黄色。

初次遇见“黄金城道”的路牌时还是颇为好奇,它与环绕在古北周边的红宝石路、玛瑙路、银珠路相映成趣,似乎在用一种别样的方式为这处国际化社区增加新的注解。

每逢秋日行至此处,映入眼帘的是宛若黄金的银杏树叶。有些在枝头簌簌作响,彷佛在与略带一丝凉意的阳光窃窃私语,片片写满浓郁的秋意;有些在风中摇曳生姿,好像在秋高气爽的背景里忘情地演绎着曼妙的舞曲;还有些虽然已经叶落归根,却也重重叠叠地铺满整条街道,似乎在无声地诉说时光流转、季节交替。满地黄云吹不去,平湖秋叶两相娇。此情此景,也让我真正理解这一路名的含义,原来在略显土豪的文字描述里还蕴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意。

疑是春光羞野径,不欺画笔自丹青。在这满目的金黄里,孩童们追逐嬉闹、尽情奔跑,秋日的阳光温暖了一张张无邪的笑靥。街边店铺林立,成人们沉浸于周围空气中氤氲着的咖啡香气,在淡淡的甜和淡淡的苦中谈天说地。阳光透过枝杈洒下星星点点的光影,此时的银杏枝叶交错,不经意间总会发现颗颗饱满的果实。人来人往之间,银杏树的年轮长了一圈又一圈,仔细数来满是深深浅浅的生命痕迹。

其实,这番“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景象何曾不是我记忆里秋季故乡的模样。夜来风雨洗乡愁,晓踏芒鞋觅晚秋。在我出生、成长过的小城,巷道间、院落里、屋檐前,常常见到这熟悉而又亲切的银杏。甚至有些上千年的古银杏,合抱之木已经难以形容,历经风雨依然坚挺,成为故乡这座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

还记得有一年,周围同学都在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把它们夹在书本里,就好像可以珍藏住整个秋天。银杏叶可能不比枫叶绚烂夺目,它却像一把打开的金黄色扇子,在叶脉间保留着秋日里最深的记忆。

树枝默默,树叶无言。无论在故乡还是他乡,我都会对银杏饱含一份深情。不知是我的心底承载着有关银杏的记忆,还是银杏的记忆已经镌刻到我的心底。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7银杏情结 2021-12-20 2 2021年12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