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本报讯 今冬首个强寒潮正在袭击申城。昨天,市区最低气温降至了零下2度。当夜,由市民政局领导带队,市民政、公安、城管等部门联合组成的巡查督导队前往长宁区、静安区的部分路段进行巡查督导,对遇到的个别露宿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民政工作人员都积极劝导,将其送往就近的救助管理机构。对个别坚持不愿前往救助管理机构的,则当场送上御寒衣被、方便面等,并留下印有救助站地址、电话的服务卡。
据市民政局披露,此前上海市、区两级民政、公安、城管、卫健等部门已提前准备,全面启动“气象预警联动机制”,开展针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露宿街头人员的“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连日来,依据市民政局等部门要求,相关民政救助部门每天联手公安、城管等开展街面网格化巡查,进一步加大了在街面及相关重点地区的巡查力度与巡查频率,及时处理区网格信息中心指令和来自110、12345等的信息;及时救助陷入困境、居无定所、露宿街头等生活无着人员,引导他们自愿到救助机构接受救助。对于露宿街头的失智老人、精神障碍者、危重病人、流浪未成年人等,则进行保护性救助,确保不留死角,不落一人。
在巡查督导现场,市民政局领导强调,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市、区两级民政、公安、城管、卫健等部门的联动配合机制;强化7×24小时“全天候服务”机制;强化街面实地巡查与“一网统管”网格化综合管理监控相结合,确保每一条救助信息都不遗漏,每一次救助服务都不延误。同时,要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另据了解,寒潮到来前夕,上海市、区两级18家民政救助管理机构均已设立了流浪乞讨人员的临时避寒场所,储备了充足的御寒物品与防疫用品。通过24小时值守接待,全天候提供免费餐饮、洗浴、住宿等服务,确保受助人员吃饱穿暖,获得必要医疗。同时,各救助管理机构还进一步完善强化了疫情防控应急措施,严格确保受助人员和救助机构的安全。
此外,近年来本市积极发挥社区群防群助网络的发现机制作用,一起参与街头救助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