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本报讯 昨天市民政局召开社会组织工作新闻通气会,介绍了近年来上海社会组织工作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围绕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积极培育扶持,坚持改革驱动,严格依法管理的举措和成效。截至目前,上海共有社会组织17287家,其中社会团体4301家、社会服务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12413家、基金会573家。上海社会组织围绕“共建共治共享”,整合社会资源,增进社区和谐共融、促进社区自治共治、提升社区文明程度,参与老旧公房加装电梯、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等,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和依托。
据悉,上海出台了《关于本市贯彻〈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的实施意见》,明确社会组织党建责任。登记管理机关协同各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推动社会组织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章程。
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更加明显。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超过18.31亿元,涌现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1个、先进个人2名。今年市民政局、市合作交流办发布三批共计79个总金额达1845.43万元的乡村振兴项目,均被社会组织认领。全市社会组织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推动复工复产复市、吸纳大学生就业,动员社会力量捐赠达到18.77亿元。行业协会商会以企业和市场为中心,服务企业发展、规范市场秩序、开展行业自律、制定团体标准、维护会员权益、调解贸易纠纷,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共制定540项团体标准,有力提升行业竞争力。
上海社会组织日常管理更加规范。在全市开展的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中,截至目前共计2911家社会组织获得评估等级,同时突出重点监管,开展联合执法抽查,规范社会组织涉企收费,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有1080家行业协会商会主动签订规范收费行为自律承诺书。上海引导行业协会商会主动降费,减轻企业负担,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减免各类收费6068万元。21部门联合开展打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联手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先后曝光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4批次33家、取缔劝散名单5批次22家,排查整治274家“僵尸型”社会组织,进一步净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