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为进一步推进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理、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昨天下午,闵行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参与市域社会治理情况(2020-2021)》并发布实事项目清单。从挂牌“楼宇法官工作站”,到在全市率先建立“企业涉诉风险外溢研判机制”,闵行法院拓宽市域社会治理的“试验田”,取得阶段性成效。
为推动完善分层递进、衔接配套的纠纷解决体系,2020年以来,上海闵行法院推出“先行调解1236”法,并加大诉讼案件的诉前委派调解与诉中委托调解工作衔接,促进诉前调解、诉中调解和速裁快审工作向着更为精细化、规范化迈进。
通过以诉非联动为抓手,倾力打造以专职调解为主体,上海闵行法院以先行调解和委托委派调解为两翼,以人民调解为依托的“枫桥经验”升级版诉源治理模式,从纠纷源头实质化解未发或已发诉讼,实现矛盾纠纷诉与非诉同频共振,线下线上一站式受理、一站式解决,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服务就在身边、解纷就在身边”。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上海闵行法院总计开展委托委派调解2261件,调解成功1467件,成功率达64.88%,涉及物业、借贷、消费等多领域纠纷,有效节约诉讼资源。
在延伸审判职能参与基层共治方面,上海闵行法院挂牌“楼宇法官工作站”,设立“劳动争议巡回法庭”,加入大零号湾“法治保障服务共享工作室”,发布涉商务区案件专项白皮书及典型案例,发送司法建议,规范行业管理。率先建立全市首个“企业涉诉风险外溢研判机制”,借由个案“由内向外”提升精准服务保障营商环境建设水准。
此外,上海闵行法院还聚焦“既有住宅家装电梯”“旧宅改造”等社会治理问题,实地走访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梳理,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及法律建议,形成近万字的调研报告。针对“法官入驻邻里”工作中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进行阶段性汇总,用“拆流程、划重点、明要点”的方式,推出多份诉讼服务导图,方便当事人诉讼。
下一步,上海闵行法院将进一步探索人民法院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的有效渠道和创新载体,扎实推进各项制度落地,及时输出提炼市域治理典型案例,为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贡献“闵法经验”。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