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世明
岁尾年初,当属一年最集中的“绚烂”时与热闹处。辞旧迎新是惯例,迎来送往更活跃;又是讲礼数时间,作为其“形象大使”的礼品一族,自然引人关注。与往年有异,今年各地的礼品盒纷纷打出了“文创”旗号。如何“文创”?“中国风”、“历史传统风”……难逃近年来尾大不掉的奢华风。
确实奢华,而至奢靡。此时此刻,一个词语倏然掠过我的脑海,它的名字,叫做:俭素。
由此扫描一下,看看大酒店聚会,说美酒佳肴,琳琅满目,不为过吧?再看走出新冠阴影后活跃起来的各种演出,说一派金碧辉煌,满目流光溢彩不为过吧?最抢人眼球的是豪华绚烂的布景和服饰,一台晚会,几十万不够吧?几百万的鲜见么?此时此刻,一个词语倏然掠过我的脑海:俭素。
“俭素”何谓?宋代史学家司马光训子之文《训俭示康》中一段话,至今传颂:“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一众皆以奢侈靡费为荣,我独以节俭、朴素为美。人们嗤笑我固执麤陋,我毫不在意,不认为有什么不好。)
同义,老子说过:“万物莫与朴素争美”。 《庄子·天道》曰:“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朴素是至高的美德之一,万物皆不可与之媲美。)
先贤们为何如此崇尚“俭素”,甚至视为“至美”呢?读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有言:“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此处之“见”“抱”,不是普通的接触、接收,而是入心入肺地领悟到“素”“朴”的真意。此处之“素”“朴”,也是俭素,就是清新之致;而真正回归到了俭素,也就是返回质朴的状态,纯洁清新的本性,还本心之清明,清点私欲,遵循“大道”。
司马光在《训俭示康》文中列举了历史上和当时一些“以俭立名,以侈自败”的事例,并论述其原因是“俭则寡欲”“侈则多欲”。此言与老子之意一脉相承,指有地位者贪得,就会不按正道办事,招致祸患;老百姓贪得,也会败家丧身。“侈,恶之大也”,西晋文学家傅咸也说:“奢侈之害,甚于天灾。”(奢侈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祸害比天灾给人的祸害还要大。)
司马光所阐述“以俭素为美”之道理,乃至被称为“白菜县令”的徐九经、“青菜官员”的海瑞(一年四季都是吃白菜豆腐)等等先贤的高风亮节,对今朝的人们不仍然是上佳的镜鉴么?
而放眼看去,不要说生意场上的接洽交易,乃至职场上的送往迎来,大都在灯红酒绿的“高大上”中完成;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婚嫁喜庆、亲友聚会,有哪一个不追逐时髦,讲究“上档次”、够排场?似乎缺少了奢华之大欢,就淡薄了人情、世情,跟不上潮流?而在这种浮华直至奢靡的攀比中,无餍的奸商在大欢中落网,侥幸的暴发户在大欢中破产,鲸吞的贪官在大欢中堕为阶下囚……
此际,“俭”与“素”,不仅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社会圭臬与人生哲学。而怀念俭素,怀念简单,怀念纯粹,是一种呼唤,也是一种民意。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