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治日报》报道,随着电商的发展,消费者在网上购物、订餐时,选择商家的依据往往是大众的关注、评论,星级越高、好评越多,给人的印象越好。
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有一些商家为了获利,采取雇佣水军、好评返现、给予赠品等手段,制造好评假象,欺骗误导消费者。
为刷好评不择手段
或返现或雇佣水军
“点亮全五星,写下10字以上精美评论,上传宝贝照片,提交评价,领取现金红包。”收货后看到附有这些内容的小卡片,作为消费者的王凯恍然大悟——好评是可以刷出来的。
这张卡片的背面,写着领取现金的方式:先添加客服的联系方式,确认收货后再撰写10字以上的评价,上传3张以上的图片或视频。完成这些操作后,过几天再追评。最后将两次评论截图发送给客服,就能领取5元现金。
记者近日走访上海、天津的一些快递站点,发现类似的卡片在这些站点被当成垃圾扔得满地都是。尤其在快递包装回收处,附有“晒单好评返现5元” “五星好评截图发商家立返3元”等内容的红色小卡片,在层层堆放的黄色快递箱中格外显眼。
在某电商平台售卖运动装备的张林告诉记者, “还有一些商家动了歪心思,请水军刷好评。”
在一网络刷单群中充当水军已经两年的李阳介绍称,他们接的单一般是“精刷”,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自己先垫付,购买需要刷单的物品,收货后拍图写长篇评价,完成一单后佣金在20元至60元不等,一般是所购物品售价的5%至10%,再将物品退还给商家,商家返还垫付的钱;
另一种是先拍下商品,由商家虚拟发货,他们假装收到商品再用商家给的图片发表评价,平均一单完成能赚2元至20元不等。
“交易完成后还要追评。这些都要真人来写,以免被其他客人发现是水军。”李阳说。
侵害消费者知情权
破坏公平交易规则
商家以返现等方式诱导用户刷好评,是否存在法律问题?
北京市京鼎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星水分析,商家此举涉嫌侵害消费者知情权,损害消费者利益,不仅破坏了平台经济的公平交易规则,还破坏了平台经济的诚信规则和诚信文化。
张星水介绍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规定,经营者不得以返现、红包、卡券等方式诱导用户作出指定评价、点赞、转发、定向投票等互动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补充说,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生产者、平台不得开展流量造假。如果刷好评、刷销量情节严重,可能还涉嫌刑事犯罪。
“经营者若存在刷好评、刷销量等行为,按照法律规定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经营者行为属于发布虚假广告的,依照广告法的规定处罚。”郑宁说。
设置多元评价标准严惩流量造假行为
近日,某知名电商平台宣布对评价规范进行变更,以提升评价内容真实性。规范中提到,卖家不得自行或通过第三方要求买家只写好评、修改评价、追加评价等;
不得以物质或金钱承诺为条件鼓励、引导买家进行“好评”,包括但不限于:全五星返现、好评返现、好评免单、好评返红包、好评返优惠券;
不得通过诱导买家、虚假交易等不正当方式获取不真实的评价;不得自行或通过第三方故意给予同行竞争者与事实不符的评价。
张星水认为,上述措施对预防“刷好评”或“刷差评”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他建议还可以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对相关买家或店铺进行公告、限制交易或暂停交易的处罚;还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仲裁机构,解决买卖双方的交易纠纷,促进店铺评价的公正性、客观性与真实性。
(韩丹东 王意天)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