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日前,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上海市数据条例》配套政策措施相关情况。记者获悉,上海将在年内分批出台配套政策或完成配套措施,建立更加完善的数据发展机制,出台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
自十一届市委十次全会提出上海要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以来,全市上下加快推进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同时,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上海市数据条例》于去年11月25日经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并于今年1月1日生效。
为了保障《条例》尽快并且顺利落地实施,市政府相关部门提前准备、提前谋划,按照“全覆盖”“可实施”“可评价”的目标,研究制定了《贯彻实施〈上海市数据条例〉配套工作分工方案》,梳理了7方面37项配套措施任务,按照“能快则快、能早尽早”“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的原则,计划于今年3月底、6月底、12月底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分批出台配套政策或完成配套措施,在年内基本建成数据领域“1+X”制度体系。
记者获悉,上海将建立更加完善的数据发展机制,构建更加有效的公共数据治理体系。深化大数据资源平台建设,制定公共数据分类管理、便捷共享等规范,提升政府内部数据共享应用效率。建立数据异议核实与处理机制,让市民群众更高效地参与问题数据更正、数据质量提升工程。
上海将支持浦东新区先行先试,加快落实经济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浦东数据产业发展;率先在智能网联汽车、金融科技、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形成一整套低风险数据目录,推动临港新片区试点低风险领域数据跨境流动。
在安全管理措施方面,上海还将出台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明确各级别数据保护要求,完善数据保护策略。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