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庭审

中介冒充房东出租房屋又入室盗窃

犯合同诈骗罪和盗窃罪被判刑1年1个月

本文字数:1413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法治报通讯员  杨莹莹

前不久,一部热映电影《门锁》让不少独居人士绷紧了神经。而如今现实版《门锁》也正悄然上演,只是这次的主角换成了假冒房东的房产中介。他伪造房产证,将房子以低价为诱饵出租给他人,收取长期租金后,竟又选择了入室盗窃……近日,由闵行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丁某某合同诈骗、盗窃一案在上海闵行区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丁某某因犯合同诈骗罪、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1个月,并处罚金。

中介介绍低价租金房屋

去年6月,王先生租的房子马上要到期了。正在发愁如何租房时,公司同事正好向他推荐了一名房产中介。第二天,王先生便联系上这名中介丁某某,并约定好看房时间和地点。

看过丁某某所代理的房子后,王先生表示非常满意,不过一贯理性的王先生还是留了个心眼,他对丁某某表示,“虽然你说这是你朋友的房子,但是毕竟要签合同嘛,最好还是让房东本人拿着房产证和身份证过来签字,这样咱们也更放心一点。”

只见丁某某不慌不忙,掏出手机从容地给“房东”打了个电话。没过多久,一个自称是房东的人,手拿房产证的照片匆忙走了进来。核对过房产证上的地址和身份证后,王先生便放心地与其签了一份租房合同。合同上清楚地标注:付6个月房租并押一个月押金,一个月房租是1700元。于是,王先生分三次共转了11900元给丁某某。

可搬过来没几天后,合租室友的一番话引起了王先生的疑心。“我最近东西丢了点,就丁某某有我房间钥匙,我怀疑他手脚不干净,你也当心点。”听罢这些,王先生瞬间给丁某某加上了一层灰色“滤镜”。但王先生接下来的遭遇,彻底击碎了这层滤镜,让丁某某露出了本来的狰狞面目。

某天清晨,正准备出门的王先生碰到了自己所租住房屋的真正房东,“小伙子,你们这些租户该交房租了啊。”王先生心里不禁泛起了嘀咕:“自己已经签了合同并交了半年房租,怎么又有个人跑来收房租呢?”在查看过眼前人关于房子的各项手续后,王先生发现对方竟是真房东,“骗子原来是丁某某!”随后,在了解清楚事情经过后,真房东便慌忙前去派出所报案。

利用合同差价骗取现钱

丁某某到案后供述,自己以前是做房产中介的,因此得知位于某小区的两间房子要出租。“我因为外面欠了大约三四万元的赌债无力偿还急需用钱,就想到了这个主意去搞钱。”

丁某某利用自己房屋中介的身份,先带有意向租房的人去看其事先找到的待出租房屋。如果对方同意租下,丁某某则会以房东或者是指使他人出面“扮演”房东的身份,来和对方谈价钱,并以低价租金为诱饵,要求对方签订类似于押一付六的长期合同。一旦这边签订下来,丁某某便会立刻找到真正的房东,与其高价签订押一付一的短期合同,利用两个合同的差价骗取现钱。

为了能进一步获取租客的信任,丁某某还利用P图软件为自己看上的待出租房间做了假房产证。尽管丁某某心里明知自己“高价承租-低价出租”的行为不是长久之计,但眼见着自己欠的巨额赌债无力偿还,他还是心一横,“先搞钱吧!”截至案发,丁某某通过这样的手法骗取4人共计3万余元。

但即便如此,这些骗来的租金还是难解丁某某的燃眉之急。刚把手头房子出租出去,丁某某就利用其租房期间私下保留的备用钥匙,偷偷进入多位房客租住的房间,趁屋内无人之际,窃得现金、名牌钱包、茅台酒、手机等多种物品。经鉴定,上述财物价值合计人民币近6000元。

近日,经闵行检察院提起公诉,上海闵行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并作出如上判决。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6中介冒充房东出租房屋又入室盗窃 2022-02-09 2 2022年02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