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声音

从“浪费大户”到“光盘先锋”

徐汇检察公益诉讼助餐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本文字数:1101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法治报通讯员  邱恒元

近日,徐汇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们来到某餐馆进行“回头看”回访工作,发现餐馆的醒目位置已经张贴或摆放反食品浪费的相关标识。顾客点餐时,服务员还会贴心提示:  “菜量较大,4个人点3个菜就够了,有些菜品也可以选择点半份哦。”

然而几个月前,顾客用餐后的景象却是截然不同,时常有大量饭菜剩下。这并不是因为餐品味道不好,而是由于菜量太大,导致许多顾客因吃不完造成浪费,让人觉得可惜。

从“浪费大户”到“光盘先锋”,这一系列的变化缘何而起?一切要从徐汇检察院的一次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工作说起。

良心店家缘何成为“浪费大户”

某餐馆是一家知名餐饮连锁店铺,在全国范围内皆设分店。菜品不仅“味好”而且“量大”,所以广受好评。  “量大”成为了宣传的一大卖点的同时,也导致一个潜藏的问题逐渐浮现:诸多堂食顾客评价供应菜量过大,浪费问题突出。

2021年11月,徐汇检察院在进行“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中发现,有消费者反映辖区内的某餐馆在食品经营活动中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品浪费,有违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检察官立刻启动立案调查程序,赶赴现场调查取证。

检察官到达餐馆后发现,店内的醒目位置并未张贴或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服务人员也未能充分尽到提示说明义务,导致店堂存在食品浪费的情况。根据菜单显示,店内只有两种菜品有大小份区分,其余菜品均只有一种规格。在网络点评平台上,诸如“两个人只点了三个菜也剩了很多没吃完!”  “分量太大实在吃不完,觉得浪费了好可惜……”之类的消费者评价也层出不穷。

检察公益诉讼促其成为“光盘先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餐饮服务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管理制度、通过主动提醒和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提供小份餐,防止食品浪费。针对涉案餐饮商户没有践行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经营模式,造成了食品浪费,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为尽快督促该单位整改,防止社会公共利益受到进一步侵害,徐汇检察院向有关监管单位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依法查处涉事餐饮公司违法行为;排查本辖区餐饮行业浪费食品的情况;持续组织开展反食品浪费宣传教育。

相关单位在收到检察建议书后,立刻责令涉案餐饮公司进行整改,在店堂内醒目位置张贴或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培训服务人员尽到说明引导消费者按需点餐的提示义务,并推进小份或半份菜品的供应。

同时,相关单位加强了对辖区内餐饮行业浪费食品情况的排查整治工作,将通过多种形式对餐饮经营企业和人民群众开展节约粮食宣传教育,推动《反食品浪费法》深入人心,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综合;声音 A03从“浪费大户”到“光盘先锋” 2022-02-14 2 2022年02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