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非常阅读

释疑解惑认罪认罚制度

本文字数:1684

目录

第一章  基本问题

认罪认罚与从宽

认罪认罚与“两个基本”

认罪认罚与不确定性

认罪认罚的终极价值

单位犯罪能不能做认罪认罚?

重罪案件的认罪认罚

第二章  推进与运行

认罪认罚应该怎么抓?

理性地面对认罪认罚

认罪认罚的规模与结构

认罪认罚的精髓

认罪认罚的内生性动力

认罪认罚并不是功利主义

认罪认罚的下半场

为什么不愿意用速裁程序?

认罪认罚的长期主义

第三章  审查与判断

认罪认罚是否存在投机心理?

认罚的真实性

事实不清,何谈认罪认罚?

刑事违法性的实质考察

被害人的利益如何维护?

具结书应该写什么、可以写什么?

第四章  具结书的双向有效应

辩护人拒绝签具结书还能否适用认罪认罚?

具结书应由嫌疑人和辩护人各留存一份

辩护意见是否影响具结书的效力?

法律帮助的“批量化”与“个别化”

(略)

《认罪认罚50讲》

刘哲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编辑推荐】

◆法治启蒙的另一种可能

【内容简介】

《认罪认罚50讲》的基本定位为实务型教材,旨在为司法实务工作者普及“认罪认罚”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应用。本书共分基本问题、推进与运行、审查与判断、处理与裁量、审判与监督五章。

既有对基本概念的全新辨析,又有司法规律的归纳提炼,既有对办案处理的具体建议,也有对宏观管理的反思检讨。本书坚持渐进化的认罪认罚演进策略,坚持系统化的认知视角,主张人性化的司法理念,通过具体而微的讨论辨析,厘清当下剧烈变革的刑事诉讼体系,将理论与实务以内部视角做紧密之结合,集结成册,以其有利于指导实践,为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性参考。

【作者简介】

刘哲,北京市人民检察院首批入额检察官。

自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以来一直参与认罪认罚的推进、指导和政策研究工作,参与设计的《捕诉一体和认罪认罚版审查报告模板》被高检院推广,设计的单位犯罪认罪认罚实务考题,被第七届全国十佳公诉人业务竞赛吸纳为认罪认罚环节的考题之一。曾受邀在全国检察机关第十一期优秀公诉人高级研修班,全军检察机关公诉工作会议暨新修改《刑诉法》培训班,河北、山西等省级检察机关,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围绕认罪认罪相关内容授课。

著有:  《检察再出发》  《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  《法治无禁区》  《司法观》  《法律职业的选择》《司法的长期主义》  《司法的趋势》等。

【序言节选】

认罪认罚需要效率与公正的双循环不管是否愿意承认和接受,认罪认罚对中国司法制度都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虽然刑事诉讼法中涉及的认罪认罚条文并不多,但它作为一项基本原则,伴随着检察机关的有力推动,已经得到普遍适用。本书截稿时,全国的认罪认罚适用率已经达到85%,更不要说经过努力而终没有成功适用的案件,几乎所有的案件都在尝试适用这项制度。所以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来看,认罪认罚都是几十年来推进得最为深远的一项诉讼制度。

这项制度从速裁程序开始,是个以立法试点的方式进行的一项改革,这和以往在法律框架之外进行“先行先试”有着本质的不同,在推进之初就严格地确保其在法律框架下进行。从2014年的“速裁程序试点”,到2016年的“认罪认罚试点”,再到2018年的纳入立法,到如今已经有七个年头。可以说其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立法试验,在权力机关的授权下,司法体系进行了极为审慎的推动,这也开辟了中国司法改革制度的先河。

我们不得不承认,司法资源是有限的,必须让资源花在刀刃上。慢是建立在快的基础之上的,这是法治成本的辩证法,也是基本的司法规律。认罪认罚制度就是按照司法规律办事的产物,是承认司法资源的有限性、案件难度的差异性、司法资源应该按照案件难易程度进行优化配置的理性司法进路。

正因此,认罪认罚制度,包括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速裁程序,都采取了一系列的程序简化措施,当然这种简化也必然要给予嫌疑人、被告人以从宽的制度性激励才能保证制度拥有内生性的动力,从而可以长期稳定运行。

但是在程序简化的过程中,又要特别地保证嫌疑人的自愿性,从而避免制度的错误适用,这个自愿性也通过法律帮助、具结书、自愿性审核等一系列机制作为保障。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嫌疑人的选择权,也就是可以随时切换到普通程序进行充分审理的权利。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非常阅读 B02释疑解惑认罪认罚制度 2022-02-16 2 2022年02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