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2020年至2021年,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共办理涉电信网络犯罪案件651件1113人,其中审查起诉案件294件507人。值得注意的是,上述507名电信网络犯罪涉案人员中,年龄在30岁以下、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均超过半数。这是记者近日从虹口检察院召开的打击电信网络犯罪新闻发布会上获得的信息。
当天,检察机关走进广中路街道社区,现场发布涉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在互动中普及反诈防骗知识。虹口区人大代表、22名居委会治保主任及部分社区居民、企业代表参与。
办理涉电诈案件651件
共同犯罪比例高
据虹口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柳文彬介绍,2020年至2021年,该院共办理涉电信网络犯罪案件651件1113人,其中审查逮捕案件357件606人,审查起诉案件294件507人。
“自2020年10月全国开展‘断卡行动’以来,受理涉电信网络犯罪案件明显增加,在案件数及人数上,2021年比2020年分别上升了58.7%和50.4%。”柳文彬说。
两年来,虹口检察院积极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2021年相较于2020年,不捕率上升17.7%。同时通过多渠道追赃挽损,在主要实行人员未到案的情况下,为被害人追赃挽损到位超百万元。
据悉,近两年来,涉电信网络犯罪案件呈现共同犯罪比例高,上下游犯罪交织,形成黑灰产业链等特征。
超半数嫌疑人不足30岁
不乏在校大学生
年轻人居多,文化程度偏低,是涉电信诈骗网络案件人员呈现的特征。
发布会上介绍,2020-2021年,虹口检察院审结的507名电信网络犯罪涉案人员中,年龄在30岁以下、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均超过半数,其中有43人年龄不到20岁。
“一些在校学生、刚步入社会的青年人,受利益诱惑出售个人银行卡、电话卡等,为网络犯罪提供帮助,有的甚至被发展为收售‘两卡’的职业卡商。”虹口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曹婧介绍,还有部分低收入群体或失业、无业人员被“高薪” “兼职”诱惑,入职诈骗集团担任“业务员”,或出租银行卡、收款二维码等,为犯罪推波助澜。
“我们也借此提醒广大年轻人及在校学生,在找工作或兼职时,一定要注意分辨所在公司的性质,尤其当应聘的工作是从事股票、金融理财等专业领域时,可通过甄别公司及从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关从业资格进行判断,如发现公司存在异常情况要及时退出,或报警求证,切勿越陷越深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曹婧说。
在办案中,虹口检察院对不同层级、不同环节的犯罪嫌疑人坚持区别化对待,结合认罪悔罪态度、退赃退赔等情况,准确定性、科学量刑。
虹口检察院将打击重点对准团伙负责人、积极参加者和“卡商”“卡头”,对初犯偶犯、在校学生、底层员工等落实少捕慎诉慎押,不捕不诉率分别为30.9%和4.7%。同时法院将认罪认罚从宽与落实宽严相济、督促退赃退赔相结合,认罪认罚适用率达92%,精准量刑采纳率96.7%。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