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综合

谁动了门口的垃圾?

一次上门走访成为了一起执行案的突破口

本文字数:770

□见习记者  陈友敏

通讯员  胡明冬

本报讯  近日,宝山区人民法院执结了一起房屋腾退案。面对难以推进的执行,干警在一次上门走访发现的垃圾袋中找到了执行的突破口。

2017年12月,蔡女士夫妇以名下的一套房屋作为担保向某信托公司借款205万元。借款到期后,蔡女士夫妇未能归还全部借款本息以及违约金。信托公司遂于2020年宝山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请求将房屋进行查封并进行后续评估拍卖,以清偿相关费用。2020年9月,宝山法院受理该案,案件正式进入法院执行程序。

执行过程中,蔡女士不仅不履行判决确定的履付义务,还对如拒不履行将对房屋进行拍卖的意图采取多种方式的“缓兵”之计。

此外,蔡女士还告知执行干警,家中有一位独居且行动不便的七旬老母亲,患有高血压和抑郁症等病症,容易受到惊吓。

执行干警逐渐对蔡女士起了疑心,开始多次上门考察走访。

2021年夏日一次上门调查,如之前一样无人应答,可楼道旁的垃圾袋引起了执行干警和随行法警的注意。

通过翻找垃圾袋内的物品,在快餐外卖袋上发现了一张贴有订单人信息的订单,而且经过核对发现,订单人的姓名、手机号、送达地址与被执行人蔡女士的信息全部吻合,以此推断蔡女士一直住在此处。

这一意外发现是一份证明被执行人恶意逃避执行的有力证据。

不知已经露出马脚的蔡女士还试图以谦卑的态度进行“解释”。当执行干警拿出证据时,一贯巧舌如簧的蔡女士终于无可辩驳。

第三天,蔡女士再次致电执行干警,希望法院能多宽限一些时间。本以为蔡女士又要耍花招,但蔡女士告知执行干警并非如此,“我想到现在是暑假,还在大学上学的女儿明天要从学校回家,我不想让女儿知道她母亲成为了法院的执行对象。”

“绝对说话算话,绝不给国家添麻烦了!”蔡女士承诺道。

最终,蔡女士实现了自己的承诺,和房屋买受人完成了房屋交接。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4谁动了门口的垃圾? 2022-02-22 2 2022年02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