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说好购买“游乐保”可享驴妈妈旅游权益金,可消费者花50万元买了产品后却不见旅游权益金的影!保险公司和驴妈妈却开始互“踢皮球”,都说和自己没关系,谁也不担责……消费者投诉未果,无奈诉至法院。
一审法院判决保险公司向消费者支付权益金,保险公司不服提起上诉。昨天下午,上海金融法院公开宣判了这起上诉案件。
“金融复合产品发售方和实际提供服务的经营者,都有确保消费者享有约定权益的合同义务。”该案承办法官、上海金融法院施文璋法官告诉记者。
说好的权益金不见影
2018年11月,郁某在陆金所平台花50万元购买了弘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康保险”)发售的“游乐保” (享20%旅游权益金)5份产品。该产品还在苏宁金融平台、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等渠道销售。
据悉,“游乐保”产品由长乐泰两全险(投资连结型)和旅游权益共同构成,产品权益载明:参加“游乐保”产品计划的用户可成为上海景域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域公司”)运营的驴妈妈旅游网(以下简称“驴妈妈”)会员,享受专属旅游权益金。参与期内,每年发放“游乐保”购买金额的3%旅游权益金,第五个参与年度期满再发放5%,合计20%。成功购买上述产品后,景域公司向郁某的驴妈妈旅游网账号中发放第一年度旅游权益金15000元。但却没有发放第二年度的旅游权益金。
郁某向弘康保险、景域公司投诉,弘康保险许诺郁某可凭消费发票“报销”,但郁某消费后,弘康保险却未支付相应现金。
无奈,郁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景域公司在驴妈妈旅游网中向其发放可供使用的旅游权益金15000元,弘康保险在景域公司不履行上述义务的情况下赔偿15000元。
对消费者的诉请,产品发售方弘康保险认为“游乐保”中的“游乐”内容——旅游权益金应由服务提供商驴妈妈运营方负责。
服务提供商“驴妈妈”运营方景域公司则认为,其不与消费者直接建立合同关系,系根据弘康保险指令发放旅游权益,应由弘康保险对外承担违约责任。
一审法院作出判决,判决弘康保险向郁某支付款项15000元,驳回郁某其他诉讼请求。
弘康保险不服,上诉至上海金融法院。
法院:责任方一个也不能少
上海金融法院经审理认为,消费者购买“游乐保”产品,与弘康保险之间成立以“游乐保”这一复合产品为标的的合同法律关系,弘康保险有确保消费者享有约定的旅游权益的合同义务。旅游权益服务实际由景域公司提供,景域公司不履行或不按约定履行债务的,弘康保险作为合同相对方,应当向消费者承担违约责任。在出售产品的经营者和实际提供服务的经营者之间因内部合作协议发生纠纷时,两个经营者均拒绝向消费者承担合同义务,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相关证据链证明,景域公司对“游乐保”旅游权益应属明知,愿意接受旅游权益服务权利义务的约束并已经按照该合同的内容履行。景域公司在驴妈妈旅游网设置专页介绍“游乐保”产品,且积极引导其网站的浏览用户到弘康保险的销售渠道去购买“游乐保”产品,起到向其平台受众推介产品的引流和增流作用。
两主体的债务构成不真正连带债务,消费者可以请求债务人之一或者全体履行债务,且在一债务人已履行债务的范围内,另一债务人不用向消费者另行承担相应责任。弘康保险负有确保消费者享有“游乐保”产品正常使用的合同义务,景域公司负有向消费者发放旅游权益金及确保可正常使用的合同义务,消费者可分别依据上述合同关系向任意一方主张权利。
据此,昨天,上海金融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认定“游乐保”产品发售方弘康保险和旅游服务提供方景域公司应向消费者承担旅游权益兑付的合同义务和违约责任。景域公司向郁某发放旅游权益金15000元;景域公司届期未履行上述义务的,弘康保险在限期内支付郁某15000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