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法治庭审

“微整形”为何变成“危整形”

嘉定法院判处一起非法经营医疗美容产品案

本文字数:1257

□见习记者  陈友敏

通讯员  王慧君

本报讯  随着医疗美容事业的快速兴起,“微整形”已被爱美人士熟知和接受。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违法经营医疗美容药品、医疗机械,非法开展美容服务。一些来路不明的玻尿酸、肉毒素没有经过相关检验程序就流入市场,存在巨大隐患。近日,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嘉定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非法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医疗美容产品)案件并当庭宣判。

小丽是个时尚漂亮的95后姑娘。2018年2月,其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别人发布了一些医疗美容产品的广告后心动不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是风华正茂的小丽呢,她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立马下单网购了2支肉毒素。在惊艳于肉毒素神奇效果的同时,小丽还不忘向身边的朋友们推荐,朋友尝试后也是交口称赞,这让颇有经商头脑的小丽看到了商机。

2018年6月起,为了牟利,在没有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小丽租下上海市嘉定区的某处房屋作为工作室,从他人处购入“Bellast”“Nabota”等医疗美容用途产品,并自学了注射技术,随后向陈伊人、章小静、艾美丽等人销售、注射了上述医疗美容产品。

随着自己在朋友圈的宣传和朋友们的推荐,小丽的生意做得热火朝天。然而“好景”不长,由于自己没有相关许可证和医学背景,小丽于一天内在客户刘女士身体多处注射相关瘦身针剂共计11支,导致其身体浮肿,后刘女士被医院诊断为肌无力。刘女士气愤之极,上门找小丽索赔,但是协商无果,遂报警。

2020年7月10日,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小丽的非法行医行为处罚款9.9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2万元。同日,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接警后以被告人小丽涉嫌非法经营罪立案,并于当日在其工作室将其抓获,当场查获第三类医疗器械共17种,药品共5种。

经认定及统计,小丽向陈伊人等人已销售第三类医疗器械价值人民币5.2万余元,药品价值4.1万余元。在小丽的工作室内查获的第三类医疗器械价值4.4万余元,药品价值3.7万余元。被告人小丽到案后如实供述了上述非法经营的主要事实。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小丽违反国家医疗器械相关管理规定,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涉嫌触犯刑律,犯罪事实清楚,应当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小丽违反国家医疗器械相关管理规定,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其行为已触犯刑律,构成非法经营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所控罪名成立。公辩双方认为,被告人小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从轻处罚;认罪认罚,可以从宽处理的意见,均合法有据,法院予以采纳。

结合被告人小丽非法经营作案的时间、后果等,法院在量刑中一并予以体现。最终,嘉定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被告人小丽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并处罚金6万元;被告人小丽违法所得予以追缴;在案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予以没收。(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8“微整形”为何变成“危整形” 2022-02-25 2 2022年02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