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域外之音

世界各国如何食品溯源?

本文字数:2280

食品安全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也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已成为全球的共识。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建立不仅实现了产品在整个供应链的信息透明化,同时也提高食品出口产业的发展,拉动国内食品加工工业,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经在逐步建立农畜产品标识制度和追溯体系,其中有些已经立法执行。本期“域外之音”介绍的就是国外的食品追溯体系。

【日本】  逐步实现所有农产品追溯管理

日本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主要由政府行政主导,企业自主努力。针对国产牛肉,日本政府法律规定必须建立可追溯体系。2003年5月,日本政府制订了《食品安全基本法》。该法是日本确保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确立了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理念,规定了中央、地方公共团体、生产者、运输者、销售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各自的责任,建立了食品影响人体健康的评价制度。该法为日本食品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

2002年,日本规定,在国内饲养的牛耳朵上,必须佩戴写有个体识别号码的耳标。农林水产省制作了耳标的识别登记簿,通过因特网可以随时了解掌握必要的信息。2004年12月,在生产阶段实施了牛肉可追溯体系法,随后该法律又扩大到流通领域。由于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牛肉成了食品领域最先建立可追溯体系的品种。对牛肉以外的食品,则要求食品生产和加工厂家自主建立可追溯体系,政府的作用就是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各种支持。2002年开始,综合考虑食品品种的特性、实用可能性和成本等因素,日本在果蔬、大米、鸡肉、养殖牡蛎等行业陆续尝试追溯体系的开发和普及。并利用IT技术,在生产流通、零售环节试验建立一体化的可追溯体系。2003年,开始在果蔬产品领域建立可追溯体系,并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措施。2009年4月,日本制定了大米可追溯体系法,法律要求米谷食物供应链的各企事业单位有义务记录保存和公开商品的信息。

在日本让消费者买到放心食品的安全保障措施有两个途径:其一是通过对生产者和企业的意识教育及改革,通过诸如ISO、HAC-CP国际质量认证机构及体系加以约束,来建立保证食品安全的框架体系。其二是通过食品安全信息的公开、商品标签、食品追溯体系的建立,保证消费者对所购买商品的信息有详细了解,消除内心的担忧。其中食品可追溯体系目前已经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核心内容。

【欧盟】  产品不符规定立即召回

近年来,欧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在欧盟国家销售的牛肉制品和生鲜水果、蔬菜都要具有食品溯源功能。欧盟各国普遍采用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推出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要求为每一地块建立农药、肥料等使用情况报备体系,以监控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欧盟的《基本食品法》以及其他的法规、指令等建立了食品或饲料从业者对食品或饲料安全应承担主要责任的制度,欧盟的《基本食品法》规定,生产、加工及销售所有阶段的食品或饲料从业者应确保并核实食品或饲料达到了相关法律的要求,各成员国应制定法律并监测、核实各个阶段的食品或饲料从业者达到相关法律的要求;食品或饲料从业者应确保其产品具有可追溯性,一旦发现或有理由相信产品不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应立即从市场上以及从消费者手中召回问题产品并向有关管理机构报告,还应协助有关管理机构采取措施避免问题产品造成的风险。违法者不仅要承担对于受害者的民事赔偿责任,而且还要受到行政乃至刑事制裁。

食品或饲料从业者承担责任制度加大了经营者的安全责任感,使得从业者主动建立自我核查机制,自觉采纳HACCP、GMP等国际通用标准程序,并积极采用新技术,以确保食品安全。

【美国】  不合规产品不得进口

2020年9月23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针对特定食品的额外追溯记录要求》法规草案。该法规是美国推动《食品安全现代化法》实施的又一重要配套制度。法规切入口“食品追溯”看似细微,实涉及输美食品供应链多个关键环节,美方视其为“智慧食品安全新时代的重要里程碑”。

根据新法规,水产品、果蔬、蛋、芝士、酱料等16类产品以及含上述成分的食品,其原料种植、原料接收、原料改造、食品制成和装运等五个环节被视为“关键追溯事件”,企业必须按规定格式提交追溯信息。新法规使美方对进口食品的监管对象将从“生产企业”和“进口商”两个“点”扩展至整个食品供应“链”。水产品和含果蔬成分的食品均为目前我国对美出口主要食品种类,FDA食品追溯新法规将使大量原先不受美方直接监管的原料种植、处理企业置于合规压力之下,供应链上任意环节的不合规将导致产品无法进入美国市场,市场准入难度加大。

新法规要求相关企业建立追溯方案,并分别对五种“关键追溯事件”提出了不同的追溯要求,与目前我国食品行业现行追溯制度存在较明显差异。例如:“食品制成”环节的企业不但须提供时间、场所、产品识别信息、产品数量等基本追溯信息,还须提供与生产过程相关的其他记录名称及记录索引号。FDA可随时调阅关键环节的追溯记录并要求提供英文翻译。企业建立追溯方案、法务研究、培训、采集提交及翻译追溯记录均需投入物资及人力成本。

新法规提出现有食品追溯信息链上存在断点,数据要素不统一、数据质量差,拟建立统一的追溯数据体系。从美国近年食品追溯技术发展及应用情况分析,FDA后续极有可能应用区块链技术来构建统一的食品追溯体系以配合新法规实施。美国IBM、沃尔玛、星巴克等巨头在食品追溯区块链技术方面已有较长时间储备。美方的区块链技术及标准或凭借FDA追溯新法规的实施现实输出和渗透,以“先手棋”对全球食品追溯标准及技术形成垄断。  (来源:北京法院网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域外之音 B08世界各国如何食品溯源? 2022-03-01 2 2022年03月01日 星期二